配色: 字号:
冬季到西藏,探寻山谷里的居民
2018-01-08 | 阅:  转:  |  分享 
  
冬季到西藏,探寻山谷里的居民原创青木逆流之河2018-01-06



冬天里的西藏才更显本真面目雪山不再躲藏,旷野直达天际

所有的沼泽冰冻为路

为你敞开更远的远方



▲长江源姜根迪如冰川

海拔五千四百米,冰塔林高达二十米。近些年,在温室效应下,冰川退缩尤为明显。融化的水,一部分随溪流东去,一部分泄入洼地,形成新的高原湖泊。空气凝结的清晨,凿穿生硬的溪水

煮沸热饮,暗生欢喜

君住长江头,独饮长江水

冰川牧民

居住在姜根迪如冰川一公里处的牧民,颇为传奇。实际上,在冰川河谷里分散生活着好几户牧民,原因是格拉丹东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水草丰茂。广袤藏北,千里冰封,万里雪扬

凌厉西风可以毫无知觉割掉耳朵

但也是自由的气息在大地上粗喘

若来,便没有什么借口能够阻挡典型藏北沙石路

藏北冬季的雪并不可怕,麻烦的是结冰路面。打开音乐,点上一根烟,慢慢晃荡的旅行才惬意。另外,大北线,双湖均已修通油路。所有的湖都在沉睡,他们的梦并不平静

现世若不美好,别指望躲进梦里就恬美



▲冰封纳木错

在恶劣环境下,冰面相互挤压推搡,犬牙交错,如同凝固的海浪。最具欣赏性的湖面化冰美景,则要开春的四月份了。冷酷只是表象,野生动物进入欢爱季

他们头上的长角如同人类手中的铁剑

为一份情也可以毫无理智的生死相许

对你高冷不是不爱你,遥望才是祝福



▲情场失意的藏羚羊

十二月份至一月份,是藏羚羊交配季节,他们多则上千头、少则几十头,分布在荒原四处。他们交配决斗行为最为残酷,成年雄性藏羚羊的死亡多是感情纠纷造成的,可惜了。野生动物比夏季更靠近南方

虽然他们的南方也是一片冰冻



▲冰封色林错畔的藏原羚

色林错是藏北第二大湖,野生动物四季皆极为活跃。如果要看野生动物,从拉萨到色林错一天即可,现在全程油路更加方便了。如果运气不错,一脚油门闯进羌塘

即便浅浅一眼足以魂牵梦萦

北方的空地,无论四季,皆让人热泪盈眶



▲普若岗日冰原夕阳下全景

普若岗日冰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位于双湖以北一百公里无人区内,有砂石路通往,若遇大雪,时常断路。远远看上一眼也不错,冰川毕竟在西藏太不稀奇了,长得都差不多,情怀才最重要。西藏地热资源极为丰富

萧瑟之季更加恣意妄为

如同远古大地上的烽烟

不知向谁宣誓为谁战斗



▲其香错畔温泉河

缘于特殊的地质结构,整个西藏温泉都很多,形态不一。而藏北温泉的特点是野,莫名其妙的就出现在旷野之上,完全不矜持。西藏的冬天,通透的让你怀疑人生

天地万物恨不得展现他所有的伎俩



▲阿里札达土林

冬季西藏,视线通透的得以展现全貌状态。可以清晰可见土林远处横亘天际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黄土平原如何被切割成光怪陆离的土林地貌。冬季更显高地苦寒

时常整天不见一人

生活在藏北的人们

是这个星球上最神奇的生物之一



▲湖畔砸冰牧民

冬季饮水全靠融化坚冰,一个老阿佳每天带着孙子都要敲开这处泉眼,以免被牢牢冻住。这汪流动的水也是为周边动物预留,寒冷冬季多少有了些暖意。【正途】在有限时间里,在最寒冷日子里

冬季藏地,最具价值的旅行线路

非属喜马拉雅边境之旅这是一条绵亘数千公里的漫旅

这是一条不断穿越喜马拉雅

穿越四季、穿越历史

探寻山谷里的居民的梦幻之旅(只适合自驾,道路险阻,越野车+老司机)警示:全程大量严重冰雪路面,大部分路段四驱+放气+铁锹即可通过。严重雪情会封路封山,请务必小心,适当调配旅行计划。

路线分两段,全程需时一个月

第一段藏东南边境旅,可视为进藏路线

沿中国最美国道318行进

深入察隅和墨脱两县,抵达拉萨告一段落

沿途景观,各种平时看不见的雪山、冰川

过山车般的四季之旅

僜人部落,有下毒史的门巴、洛巴人第二段后藏边境旅,可视为日喀则大环线

数度穿越喜马拉雅雪山

进入吉隆、陈塘、亚东等地

沿途尽情饱览七八千级雪山群

数个大咖级高原湖泊

探访神秘的达曼人、夏尔巴人注意事项

为避免麻烦,边防证要写到县一级

部分高海拔县城食宿极为困难

备好充足补给及睡袋、气炉等户外装备

最好两车或以上结伴,携带卫星电话

进县城就加油、就找蔬菜吃说明:蓝线为行进路线示意,定日至亚东、陈塘为砂石路,其余都是油路。高德导航基本适用。个别路段需要功课,以免迷路。【路上+察隅】黄昏时分,就这么静静看着

若后悔前程,此处打道回府也值了梅里雪山全景

因为梅里,建议滇藏线转川藏线进藏。平时看一眼神山可谓百转千回,此季再无缘,就怪不得人群中藏有日本友邦了。飞来寺

飞来寺客栈多,设施好,房间里就能看见梅里雪山,是中途短暂休息的好地方。宇宙中最神奇的物质是光

地球上最神奇的物质是水

这两个问题想了很久

可能永远都不会有靠谱答案

然乌湖上游

当地人并不爱踏上冰面寻觅一番美景,隆隆的冰裂声就像内心深处的恐惧,让人裹足不前。一滴水多久才能变成一朵雪花

一朵雪花多久才能被挤压成一块冰

一块冰多久才能融化成一滴水海洋季侯冰川断面

藏东南是地球上海洋季候冰川最集中之地,冰川下线可低至三千米。由于受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充沛,泥石流频繁,冰川常被砾石覆盖,难见宝蓝色的真容。第一个过山车山口

即便如此风光壮志

对于同行佛系狮子男来说

也只是,哈哈哈哈哈哈OJBK



▲德木拉山口

四千八百米的德木拉山口之后,短短数小时内,海拔将极速下到一千米的察隅县境内,四季不知不觉中流转。远山如黛水含烟片刻假寐万重天云杉重山

察隅境内崇山峻岭,峡谷深切,高差巨大,气候温和潮湿,年平均气温5度以上,年降雨量高过1000毫米,气候、生物垂直变化十分显著。曾经信鬼不信神

月缺月圆为一月僜人

僜人是未识别民族的少数民族族群之一,居住在察隅的僜人约有一万多人,有自己语言,没有文字。解放前,僜人多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原始的生活。曾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是一群原始而不开化的人。鲜花院落

僜人所居地由政府按传统建筑风格统一修建,气候湿润宜人,最冷的日子里也有鲜花盛放部落首领阿鲁松家的客厅

对于几十年前还刀耕火种的僜人而言,毛主席就是信奉的真神。被称为僜人最后的部落首领阿鲁松,曾是唯一被允许可以佩戴猎刀乘坐飞机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人。厨房

即便部落里的首富,厨房也是传统的火塘。吃着自己种的菜,熏的肉,酿的酒。【路上+墨脱】墨脱,隐秘的莲花圣地

无论虚实传说逼真现实

他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波密古玉乡

冬季游走中国最美国道318藏东南段最大感慨,就是哪些宣传图片里的雪山终于看见了。一路上,雪山尽现,碧水潺潺,环绕山城。对于夏季旅行者来说,真是走了假318(允悲)。嘎瓦龙隧道的另一端啊

格外香甜的空气扑面呦

就像帝都十八环的郊外

掏出不同品牌香烟细品

这是老友金老板的最爱



▲路上的雪松

即便墨脱修通了嘎瓦龙隧道,但进入莲花圣地依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独特气候使得暴风雪无休止地肆虐,从前现在未来,进入墨脱都需要一个老司机。林间雪径,像通往某个隐秘王国

事实上,你一直在走

传说中的国度始终还在前方

森林路段

进入森林,就算进入了墨脱,再无什么风雪能够阻挡(不用担心被雪崩埋了)。我看破红尘,红尘却看不破我

那就再陪红尘玩一会儿



▲原始森林

不过短暂行程,森林就换了容颜,高大冷杉渐变为芜杂热带丛林,鸟儿幽鸣替代了风雪呼啸。再次出镜,不是我帅,虽然事实

牺牲小我对比芭蕉林的高伟



▲芭蕉林

不过又是短暂行程,芭蕉林惊现,路边农家也贩卖着各式奇怪的热带水果,这节奏逆天了。废弃的战旗越野车

路边看见废弃的战旗车请行个注目礼,在墨脱没有严谨通路前,全靠他死撑着。不贵,跑上半年坏了,往路边一扔也不亏了。时隔七年墨脱

县城翻天覆地

雅鲁藏布依旧

参照谁为准呢



▲墨脱境内雅鲁藏布大峡谷出口

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近五百公里,世界上最深、最长,但首尾端直线距离不过四十公里,造物主的脑洞比较大。有下毒史的山谷居民

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我们与他们一样

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



▲山谷居民变化一

传统的过江藤桥多成为了怀念过去、展现传统的工艺品。

山谷居民变化二

健壮且聪明的骡子不再是年轻人的喜爱,喝油的铁马才能驾驭诗和远方。山谷居民变化三

最大的变化莫过用上了冲水马桶,简易却不粗陋。

【路上+圣城拉萨】拉萨,从不是朝佛者的终点

这座阳光倾泻的小城只是一切的开始朝佛者

冬季,西藏的每一条路都骤然冷寂,熙攘游人不见,唯有朝佛者步履坚定地走向心目中永恒的圣城。巴松错

巴松错是著名A级景区,此季才会卸下卖笑妆扮,回归朴素的田园生活。他远不是一个湖的景观,他有着念青唐古拉山脉最精华的所在。像是有一位退隐山林的道具师

每日散步中习惯性的摆放物件

一切是那么漫不经心的刚刚好



▲巴松错北端白沙滩

这里鲜有人迹,却有最细软的沙滩,最碧绿的湖水,最静谧的远山,和反射弧最长的鱼儿。点上一堆篝火,烤上几片藏猪肉

碳火中再埋上几枚当地的低淀粉土豆

吹吹牛,喝喝酒

一定要用柴火点燃一支烟白沙滩烧烤

离白沙滩不远的湖畔,有一栋遗世独立的小别墅,原属于某位国外大使,现成为了一家民宿。冬日里极为推荐,小住几日绝对能练达灵魂吸氧的神通。南迦巴瓦峰,中国最美雪山

他与隔江而伫的加拉白垒峰构建了

令人窒息的五千米深谷

这是地球上最罕见的自然景观之一

多少人为之痴痴守候难见一眼真容



▲色季拉山口远眺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

路边就能随眼一望,娇羞出名的南迦巴瓦峰。有些人真的不相信,还是愿望实现的太廉价?更神奇的是,两座咫尺相依的七千米级雪山居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地质板块。夕阳中烧红的铁矛般峰尖拷问着世间最坚强的意志

那股奋力向上的扭曲岩层

是众生对神灵最深的渴望



▲南迦巴瓦主峰

无论如何前往大峡谷领地,在山脚下仰起头颅,看一眼夕阳下燃烧的南迦巴瓦峰。内心激涌的难以名状的情绪,便是深藏于你血液里的自然之力。大昭寺并不宏伟高大

千百年来却有无数人对他顶礼膜拜

你若要问他们,信仰是什么?

他们或许无言以对

因为信仰早已成为

他们琐碎平常的生活的一部分



▲大昭寺煨桑炉

当你一路孤寂、一路风尘抵达阳光城拉萨,终于可以验证某个传言的真伪,拉萨的冬天贼温暖啊。温暖着那些四面八方朝圣而来的牧民,温暖着那些留守在此的所有生灵。风尘仆仆的旅人,我来为你唱一首歌

不要告诉我你为何饱含热泪

听完这首歌我们再也不相见



▲卖唱小女孩

冬季前往拉萨的旅行者,一定不是为了周旋于各个景点。什么也别说,静静晒太阳就好。河谷过冬的鸟儿多如繁星

他们少有在高树筑巢栖息

他们夜里随意躺在田野里

他们的梦境从无恶人来扰



▲林周谷地鸟群

在拉萨周边河谷过冬的珍稀飞禽,多到以为人工饲养。位于拉萨几十公里外的林周县是观鸟地的不二选择,他们就在路边,就在农田里,就在你目光所及之处。春天来了,大雁飞回来了

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他们都是从哪里飞来的了?斑头雁与农夫

斑头雁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之一,可以在三万英尺高空与飞机比翼。然而,在他们越冬栖息的农田里,他们只比农夫飞的高一点点,只为快速觅食到锄头刨出的根茎与冬虫。

黑颈鹤

位于鸟类鄙视链顶端的无疑是黑颈鹤,他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他们也能轻松飞上一万米高空,越过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他们在斑头雁中的傲姿,正应了那句成语鹤立鸡群。晒好了阳光,下一程,路上即故乡……【路上+亚东】尚有体力、时间和热情,请继续往前

若差强人意了些,没关系,还有来年

羊湖雪景

羊湖是游人最易抵达的景地,远处是七千米级的宁金抗沙雪山。羊湖匆匆一瞥并非全部,无论外转内转,无论春夏秋冬,她万般柔情值得你步步探寻。一块质量不够好的钢化玻璃

碎了一地,却被人更爱普莫雍错

海拔五千米的普莫雍错绝对是被忽视的美景,他从垭口跃出的那一刻,就值得你为之深深眷恋。盘踞湖南方的库拉岗日神山,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主脊线上,也是西藏著名隐修地之一。走过多少路,你才算一个男人

爱过多少人,你才懂得一份情



▲普莫雍错婚纱照

普莫雍错被人广知,都是婚纱照软广做的好。不管怎样,此季远来拍照的情侣都是真爱。风沙铺满普莫雍错

午后,风沙骤起,湖面一片尘黄,这样的色调才是我心目中的荒野。如果有一滴泪是凝固的

那他一定是天使流下的湖冰

拭去浮尘,他还是原本颜色。逆着光线窥探,才能穿透他坚硬的内心。再高的山峰也曾是低矮的山丘

再美的心灵也曾历经沧桑



▲卓木拉日雪山下挂经幡的路人

卓木拉日雪山海拔约七千四百米,就在路边,是传说中与珠穆朗玛峰并列的七仙女之一。此季看上去,就像一座低矮的山丘。而在当地人心目中,他是高高在上的神山,会给他献上哈达和醇美的青稞酒。偶有孤寂的外乡人凿冰冬捕

两三清影围坐在漏风帐篷里

守着铁锅里炙热翻滚的鱼汤

佐以西风烈酒怀念遥远故乡



▲冬捕

当地藏族人不吃鱼,但在外(si)乡(chuan)人的影响下,个别也会尝鲜。除里信仰以外也不会做,我认为,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调料,姜葱蒜花椒八角当归辣子香叶桂皮黑胡椒孜然茴香五香粉咖喱可是相当浩大的系统工程。有人从这里入藏传法

有人从这里持强逞恶

有人从这里逃离远遁

有人从这里再无音讯

读懂了亚东,就读懂了半部西藏史



▲下亚东河谷

亚东被人熟知还是去年中印对峙事件,背后的山就是通往洞朗高地,曾有一条半山土路顺着印度、锡金和不丹的边悠一圈,如今怕不行了。这里的风云估计持久诡谲,这里的山谷人家早已荣辱不惊。【路上+陈塘】倚偎喜马拉雅北麓一路向西

雪山会像烛火般点燃

这是大地对天空的歌唱

夕阳点燃了雪山

从亚东出来,靠左有一条沙石路捷径通往主道,更贴近喜马拉雅山脉,天气若好,几乎全程都能看见众多不知名的七千米级雪山。稍纵即逝的火焰一路西行皆是边防路段,瑟瑟寒冬,鲜见人影,路过多个检查站无人,心里发毛,臆想着,难道阿三打进来了?远远就看见的这座雪山叫日玛那

像是一盏指路灯塔,提示你

将再度穿越喜马拉雅

抵达最后的陆路孤岛——陈塘



▲日玛那雪山

日玛那雪山就在山口边,有着菱角分明的岩体。当年,夏尔巴人的祖先翻过这个山口,是否预见了宁静栖居的山谷就在前方?雪路

路况极差,冬季雪崩频繁,使得陈塘时常彻底成为孤岛。驾驶需要万分注意安全,且备上足够补给,以免被堵在山谷里吃光村里的鸡。他们传说是西夏国王族的后裔千年前逃亡至与世隔绝的深谷

珠穆朗玛养育了神秘的夏尔巴

并允许他们站立在自己的肩头

在地球最高的地方向四野呼喊

呼喊着那早已忘却的故乡名字



▲陈塘夏尔巴村落

夏尔巴人在西藏境内只有几千人,集中居住在樟木沟和陈塘沟两地。村落盘踞在半山斜坡上,与尼泊尔村庄相望,脚下深峡即是嘎玛沟入口。不要对法事有太多幻想

光怪陆离只是精神世界



▲夏尔巴法师

法师更像是一种职业,是传统部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夏尔巴人群体高度封闭,从而存留大量传统习俗,真是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文化宝库。男帅女靓,情愫暗生,若想长久

没有比睡在一起更好的了解方式了(捂脸)

夏尔巴婚礼

整个婚礼过程极度磨人,且孩子都有了,结婚更像是一种盖棺定论的结束,而非一种对崭新生活向往的开始。我有保留的认为,这种相处模式更符合大自然本意。这年头,没有比撕毁合同还容易的事了。儿时看过的露天电影少有能记住故事细节的了

但前一天就炒上瓜子过节的心情

几十辈子也难忘怀

期待一件事是另外一件事



▲社戏

节日期间,大戏不歇,举家齐欢。观摩了几场,从专(wei)业电影人士角度分析:剧情一般,新意全无,全靠情怀。夏尔巴人给我造成的最大心理阴影

就是传统方法酿造的鸡爪谷酒

他们很多年前就在酒饮上实现了共享经济

▲传统酒酿

节日期间,整个村庄分分秒秒都弥漫着酒味,是用鸡爪谷或玉米煮酿的米酒,里面插着数根吸管,大家随便喝哈。大法师(活佛级别)

法师也爱喝酒,他的酒杯属于私人定制的一种。法师也是朋友老范相识多年的闺蜜,我始终觉得颜值啊内在啊都是幌子,都爱喝一口才是桥接彼此的真爱。今日酒,今日醉,不要活得太疲惫

来来来……再上一个大桶装

远方的朋友啊,莫害怕

咱们夏尔巴人,不讲感情深一口闷

咱们夏尔巴人,只讲

只要你我感情好,能吸多少吸多少大桶装

强烈建议自带吸管,动手能力强的可用饮料瓶自制专用酒杯。【路上+吉隆】有一个传说中的地方,叫乌金贝隆

他是莲师隐秘的山谷

他是人们梦寐的极乐世界

他一定藏在吉隆的某个地方



▲希夏邦马峰

希夏邦马峰是唯一一座全境在中国的八千米级雪山,就在前往吉隆县的路边,傍依着浩淼的佩估错。此季,希夏邦马峰也仿佛是一座稍微高点的白色山丘。白色统一了荒漠戈壁、湖泊、草甸

一切信息极简化,我爱雪原的原因



▲冰封佩估错

雪色中,绵亘天际的喜马拉雅山脉,壮阔的佩估错,浑然一体。拍照的地方是一个湖畔小村庄,石头垒砌,原生态,观景极佳,前往两次都未寻到住处,这是藏地不常见的待客之道。下次还是带顶小帐篷吧。

吉隆峡谷

特殊的地理气候下,无论是翻过海拔五千三百米的马拉山口抵达吉隆县城,还是从县城前往海拔更低的吉隆镇,雪患都是一个困扰。车通过雪崩最频繁的峡谷路段没多久,当地一辆车就被埋了,死伤严重。切记,安全第一,峡谷新雪最好等积雪稳定了再通过。获得中国国籍的达曼人

相当于赠送驻马店人北京户口

那社会福利教育资源天壤之别



▲达曼人一家

相传,达曼人是失踪的廓尔喀骑兵后裔,流落在中尼边境的高山峡谷里。过去因为没有国籍,数百名达曼人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被称为东方吉普赛人。本世纪初,中国政府接纳达曼人为公民,离吉隆镇十公里的地方建立了达曼人新村。很多达曼老人喜极而泣,将身份证打孔挂戴胸前。达曼人老者

达曼人生活习俗深受藏族影响,眼睛呈蓝色,鼻子高挺,尽管生活环境使其肤色呈深棕色,但还是掩饰不住白种人的长相特点。达曼人青年

年轻人受到的影响则非常多元化,本族群传统,藏族,印度风,杀马特……嗯嗯,内地的年轻人好像也是这样。达曼人铁匠

达曼人祖传打铁手艺,擅长各种精美铁质器皿。西藏民主改革前,铁匠地位极其低下,不论藏族聚居区还是尼泊尔,当地人都歧视达曼人。达曼人儿童

二〇〇四年以后出生的达曼人再也没有身份认同的困惑,他们是山谷里的居民,他们也是中国人。雪山环绕的乃村

更贴近经书里描写的圣地



▲藏历新年第一天更换经幡

乃村距吉隆镇大约七公里山路,藏语意思为大山顶上的圣地,在方圆十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栖息着几十户人家。这片山顶圣地,也是自然天成的观景平台,既有雪山冰川,也有草场湿地、佛塔经幡,且四季皆美的醉人。

刚做好的切玛藏历新年,每户人家都要制作切玛五谷斗,即在彩色花纹的木盒里分盛上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从吉隆沟入境,从山上一眼看见乃村

感概这就是人间天堂

为此久住一年,并开光加持此地



▲俯瞰乃村,冬季素颜

右手高地平原就是乃村,与之相望的左手平原也是一个风景绝佳、民风淳朴的村落。除去缥缈的传说

乃村也绝美天成

春如诗,冬如画

值得你虚度光阴

一往再往乃村雪景

非常幸运的遇上乃村下雪,且是藏历新年光景,依然美的恍若梦境。

乃村春景

也非常幸运的遇上过乃村花开时节,美不胜收(春季照)。

乃村离震源中心非常近,损失惨重

四人罹难,九十六户人家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村里九十多岁的老人说

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地震



▲废墟

尼泊尔在大地震中损失惨烈,近万人遇难,八百万人受灾,五十万建筑完全损毁,大量文化古迹毁灭性倒塌。地震造成西藏境内三十一人遇难,两千多座房屋倒塌,八十二座寺庙受损。这片曾在地震中颤动的土地

如今已不见累累伤痕

触目所及,新村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一栋栋坚固的藏式新房矗立在人们面前……

2017年4月13日,大地震两周年际

吉隆口岸通过国家初级验收

不久将来,西藏最后的秘境吉隆县

将成为连接中尼两国的重要枢纽

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山谷里的居民坚强乐观

山顶上的圣地梦幻如初旅行即要终结

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路西行了数千公里

看见了天地雄伟也看见了冷酷

我们不断穿越高山深峡

经历万花筒般四季流转

我们认识了山谷里居民

他们纯朴善良,笑容温暖

还持有着人类一些已丢失的美德

他们深谙自然之道,与之融为一体

但我们也不能神话他们

反而,很多山谷里的居民

并非追寻圣地秘境而至

他们曾经多是弱者

或逃亡,或躲避纷争,或流离失所

最终落脚于无人涉足的深谷

他们最终战胜了自我

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把他乡变成了温暖的故乡

他们分属不同族群,各自偏安一隅

于我们而言,他们都是山谷里的居民

而在他们眼里

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另一个山谷里的居民祝福他们,祝福我们

最后,用藏语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

罗萨扎西德勒逆流之河

茫茫人生,好似荒野

有空闲扯,无空荒废
献花(0)
+1
(本文系聚贤小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