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方言中的称谓和称代是很有特点的,而这些称谓和称代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本人对此还有些兴趣,花了一些时间拢了拢,试呈教如下: 您儿和怹儿 传统的大同人喜欢说“您”和“怹”,且在“您”和“怹”的发音中,后面都加了儿化音,读作“您儿”和“怹儿(实发音为‘他儿’)”。这样的发音,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应当说是源于大同古老儒雅的人文环境,以致形成这种特定的绵软、温和的口气。按照过去的习俗,大同人对长辈或被尊敬的人都称呼“您儿”和“怹儿”,不如此则被视为不敬,被视为不懂礼貌。但是近三四十年来,这种称呼开始被人冷淡,尤其在城镇和年轻人中间。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些回落,那主要是流行在晚辈对父母以外的长辈、客户对主顾、下级对上级之间,而对自己的父母却羞于称作“您儿”了,包括不带儿化音的“您”也不再叫了。 爹 大同人称父亲为“爹”,从五、六十年代起,城里人和乡下人逐渐开始称“爸”了,以致现在除了边远村庄,就几乎听不到有人叫爹了。其实叫“爹”与“爸”一样亲切,但这个“爹”字已无可挽回地远去了。 大大 大同有少数人称父亲为“大”或“大大”,“大大”后一个“大”字发音较重;同时叫父亲的胞弟兄为“大(此处发音与前相比又不同,发阳平,意为老大)大”、“二大”、“三大”等。还有一些人称街坊邻里年长一点的有丈夫(可称为大爷)的妇女为“大大”,发音与前不同,后一个“大”字发轻声,这种叫法在大同城里多见。这两种叫法近年来都在消失。 老爹、老妈 “爹”在大同方言里,还承担着伯父和叔父的功能。这里人是一律不称“伯父”或“伯伯”的,该叫“伯父”的,在“爹”字前边加一个“老”字,叫“老爹”,但这只限于和父亲血缘较近未出五服的弟兄中间,凡是比父亲大的,统称为“老爹”。比如“大老爹、二老爹……”。凡被叫做老爹的配偶,被相应叫做“老妈”,比如“大老妈、二老妈……”。与父亲血缘较远的堂弟兄比父亲大的,则被称作大爷。 大爹、二爹和大妈、二妈 用“大爹、二爹”称伯父、叔父的人为数并不普遍,只限于部分村里,也只限于父亲的亲兄弟之间,除父亲直接叫爹外,其余不分是叔父还是伯父,统按排行称为“大爹”或“二爹、三爹”等等,父亲胞兄弟以外的一辈,仍称作“叔”。相应“大爹、二爹”的称呼,其配偶也被称做“大妈、二妈”。似乎“二爹、三爹”之类的称呼,比叫“伯伯、叔叔”还要亲切一些,但随着“爹”字的称呼被历史淹没,这些称呼也要被历史逐渐淘汰了。 叔 大同人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叔”字发“shou”如同“收”字(河北一些地方也发音叫“shou”)。大同的这一发音在近数十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也纷纷改发为“shu”之音了。 伯、嫂和小叔大、小婶 大同人当面称丈夫的胞兄、胞弟为“哥(发音为gang)”和“兄弟(即弟)”,作第三人称时,则称为“大伯”和“小叔”,口语为“大伯子”或“大伯儿”,“小叔子”或“小叔儿”。其配偶相应称作“大嫂、二嫂”和“小婶(可分二小婶、三小婶等)”。此时“叔”发音为“shu”,而不是“shou”。 哥、兄嫂和兄弟、兄弟家 大同人当面称妻子的胞兄、胞弟一般指着自己孩子叫“他大舅、他二舅……”,鲜有称“哥”“兄弟”的,作第三人称时则叫“兄哥”和“兄弟”,或“大舅子”、“小舅子”。其配偶被相应叫做“兄嫂”及“兄弟家”,当面称“兄嫂”时,则去掉“兄”字,径直称“嫂”,或指着自己孩子称“他妗子”。 外父、外母娘 大同人通常在口头上以第三人称称岳父为“外父”,称岳母为“外母娘”,当面则叫“爹、妈”,现在年轻人则当面称“爸、妈”。 大姨子、小姨子 大同人通常在口头上以第三人称称妻姐为“大姨子”,或“大姨儿”;称妻妹为“小姨子”,或“小姨儿”。称其配偶比较含糊,一般指着自己孩子叫“他姨父”。当面称他们亦多以“他姨、他姨父”称呼。现在以“姐、妹”,“姐夫、妹夫”相称逐渐增多。 姨父、姨娘 大同人除了称母亲的姊妹的配偶为“姨父”外,称嫂子或弟媳的父亲亦为“姨父”,但对其配偶不称“姨姨”,而称“姨娘”。 祖爷、祖祖 流行于大同人口头上的“祖爷”即曾祖父,“祖祖”即曾祖母,这是与别的地方所不同的。 祖姥爷、祖姥姥 大同人称“祖姥爷”即外曾祖父,“祖姥姥”即外曾祖母,这是与别的地方所不同的。 叔伯老爹、叔伯叔叔、叔伯姑姑、叔伯弟兄、叔伯姐妹 大同人称堂伯父、堂叔、堂姑、堂弟兄为“叔伯老爹、叔伯叔叔、叔伯姑姑、叔伯弟兄”,最近一服的一般称“亲叔伯”,如同一祖父的叔伯弟兄叫亲叔伯弟兄,再远一服的加“堂”字,如其他五服内的堂兄弟通称堂叔伯弟兄,也有叫重叔伯弟兄的。 老板 大同人多称岁数大一点的妻子为“老板”,含亲昵意味,一般不称年轻妻子为“老板”。对较大年龄的女人也多叫“老板”,三十开外的女人多被叫做“二老板”。 间山弟兄、间山姊妹 大同人叫同父异母的弟兄或姊妹为“间山弟兄”和“间山姊妹”。 老人 地地道道的大同人在口语上所说的“老人”,都特指上了年纪的女性,男性则不在此列,另称老年男性为“老汉”。大同人在“老人”的后面常加儿化音,即“老人儿”,这样显得亲昵。所以有的人把尚年轻的女性也称作“老人儿”,多少还带有戏昵的成分,现代的年轻女性原本忌讳别人说她老,所以已经非常不喜欢别人称她“老人儿”了。 娃 大同人称幼儿为娃,或娃娃,稍大点则一般不称娃,而是叫孩子、小后生、小年轻,女儿,小女儿、小姑娘。 顺便指出,大同人叫小鸡、小猪为“鸡娃”和“猪娃”,而称狗、猫不论大小,口头惯常称为“狗娃”和“猫娃”。 庄户人 大同人旧称农民叫庄户人,现在还这样称谓。 毛毛匠 大同人旧称做皮毛加工的手艺人为毛毛匠,现在在私营皮毛作坊匠人还保存此叫法。 毡儿匠 大同人旧称做毡子的匠人为毡儿匠,此称谓尚存,但使用毡子的人不多了。 糊皮匠 大同人旧称焊接修理或简单地打造金、银、铜、锡、白铁等金属皮器皿的匠人为糊皮匠,此称谓正逐渐消失。 饼儿匠 大同人旧称专做饼子的匠人为饼儿匠,此称谓正逐渐消失。 大师傅 大同人称厨师叫大师傅,此称谓也正逐渐消失,一般称“师傅”即可。 油大师傅 大同人称油坊榨油匠人为油大师傅。 羊伴子 大同人称给羊倌当助手的人叫羊伴子,羊伴子一般年龄很小,此叫法尚保存。 下窑的 大同人旧称下井挖煤工人为下窑的,或带轻蔑口气称为“窑黑子”,此称谓也正逐渐消失。 稳娘婆 大同人旧称专职接生的妇人为稳娘婆,现在此行业已基本上为受过专业培训的接生人员所主持,此称谓也基本消失。 二宅 大同人俗称阴阳先生为二宅先生,简称二宅。二宅先生大都会管、笛、笙、铙、镲、鼓、木鱼一类乐器,在丧葬仪式上做道场。 老道 即道人,也有把和尚叫做老道的。 二姨子 大同人俗称两性人为二姨子,似带蔑视意。 掏腰儿的 即掏腰包的,小偷。 小绺 大同人有成小偷为小绺,但读音为“xiaoli”,xiao为上声,li为入声。此称谓已渐少。 各人 大同人除了把“各人”当作“各自”用,还常在同辈人之间用“各人”作为第二人称,如同说“你自己”,具亲切、客气成分。此代称正逐渐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