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望诊:教你望舌诊病,望舌质和舌苔精华内容总结!

 傻男人 2018-01-08

大家都知道望闻问切是中医最基础的四种诊断方法。临床上,望诊同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所以今天中健医考小编为大家带来舌诊的相关知识~

望舌质和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舌与脏腑相关,是舌诊的基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1、望舌质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望舌色--舌质的颜色

舌色分型:

淡白舌,虚寒证,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如阳虚、血虚

红舌,热证,如里实热证、阴虚内热

绛舌,内热深重,如阴虚火旺

紫舌,有寒热之分,邪热炽盛或阴寒内盛,紫色斑点血瘀

(2)望舌形--舌质的荣枯老嫩以及形体

荣舌体明润津液充足;

枯舌体干瘪津液已伤;

老舌体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实证、热证;

嫩舌体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虚证寒证。

胖大舌,胖嫩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阻滞;

肿胀心脾热盛;中毒肿胖且色青紫而暗

瘦薄舌,阴血亏虚;气血两虚;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裂纹舌,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热盛津伤、阴精亏损;血虚

齿痕,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脾虚、寒湿壅盛

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

手热邪亢盛:舌尖心火亢盛;

舌边肝胆火盛;舌中胃肠热盛

(3)望舌态--舌体运动

舌态分型:

强硬“舌强”,舌体强硬,运动不灵活,屈伸不便或不能转动,致使语言謇涩。热入心包,痰浊内阻;高热伤津、邪热炽盛,中风征兆。

痿软“舌痿”:

舌体软弱,申卷无力,转动不便。

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失养。

气血俱虚;阴亏已极;热灼阴伤。

颤动:舌体震颤不定,不能自主,气血两虚、阳气虚弱、热极生风、虚风内动

吐弄:吐舌伸长,吐露出口外;弄舌时时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舔口唇上下或口角左右。

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正气已绝

弄舌动风先兆、智能不良

歪斜:舌体偏斜于一侧,中风或中风先兆。

短缩:舌体紧缩不能伸长,危重证候:寒凝筋脉、热病伤津、痰湿内阻。

2、望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及苔质两个内容。(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

(1)望苔色(色:白、黄、灰、黑)

白苔:表证、寒证。苔薄白;舌淡苔白里寒证;积粉苔瘟疫或内痈

黄苔:热证、里证。白变黄表邪入里化热;苔色越黄热邪越重

灰苔:里证:里热证、寒凝证。灰而润寒湿内阻;灰而燥热炽津伤、阴虚火旺。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黑而燥热极津枯;黑而润阳虚寒盛

(2)望苔质(舌苔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

厚薄:薄见底;厚不见底。薄苔病邪在表;厚苔病邪传里

润燥:津液:滑润燥糙。滑苔水湿内停;燥糙苔热盛津伤

腻腐:腻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腐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致,如食积、痰浊。

剥落:

“镜面舌”“光剥舌”“花剥舌”

光剥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花剥舌胃的气阴两伤

有根与无根:

有根刮之难去实证、热证,有胃气

无根刮之即去虚证、寒证,胃气衰

3、望舌的注意事项(光线、伸舌姿势、染苔)

4、舌诊的临床意义

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内脏的虚实,察舌苔,重在辨病邪的深浅与胃气的存亡。

(舌质内脏的虚实;舌苔病邪的深浅与胃气的存亡)

(1)判断正气的盛衰:舌质淡白气血虚衰;舌光无苔胃气衰败或胃阴大伤

(2)分辨病位的深浅:苔厚病邪入里;舌质绛热入营血

(3)区别病邪的性质:黄苔热;舌质有瘀斑瘀血

(4)推断病势的进退:白转黄、变黑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

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关注:中健医考,我们会为你带来更多医考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