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自觉性不是罚出来的
作者:冰剑穿心
中国有句俗话,“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出自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本意说明是不要多管闲事,但该警句突出一点就是必须自扫门前雪。最近笔者从西安市了解到,西安城管执法部门依据门前三包责任书,强制商户自扫门前雪,否则罚款200元(来自三秦新闻)。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即使人们道德再滑坡,还是有个底线,起码能做到自扫门前雪。可是现在有些人只注重自身利益,一道门将自己的公德紧紧的锁在几平方的屋内,门前雪的责任自然成了环卫工人的事,有些人认为,我交了卫生费,这门前雪就不是我应该清理的。雪灾也是一种灾情,在灾情面前,我们仅仅把自己的行为限于赏雪,玩雪,而忽略了大雪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积雪同时也会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大家自扫门前雪不但可以减缓环卫工人的压力,同时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出行方便。扫扫门前雪对于商户或者住户来说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举手行动,就是有好多人做不到,甚至不愿做,非得要城管部门的强制之下,作出不情愿的劳动。其实我们的举手之劳,不但可以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彰显一个城市的人文素质,而且也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品质。 鲁迅先生在解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格言时说:一旦这些思想的人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现在的部分人一心想着别人的钱袋子,至于什么德呀,文明呀对于自己只是一个溢美之词。我们大家成天叫喊人情冷漠,社会道德滑坡。朋友圈,微信圈可以说全是道德高尚之人。但是在生活实际中,很难从一个个体解剖自己,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把自己作为道德楷模,去教化人,垂范人,如果人人都有此想法,那道德楷模,文明使者谁来担当呢? 记得北京大学一位教授说:一但传统道德的底线被碰触,或者打破,就等于一个民族文明的消失。自扫门前雪就是人们通过个体行动,向全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文明的使者,也是自己变成一个热爱城市,服务城市的好市民。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从自己出发,从一点一滴做起。何愁一个大环境下的文明之风不能形成?何愁这个社会的美好时代不能到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何须叹息道德和文明的失落?又何必要为道德呐喊呢?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据悉西安市政府首先号召各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带头走上大街,帮助环卫工人清理道路积雪。城管,交警也纷纷走上街头,执锨推耙,清理积雪,防止二次灾害发生。而陕西各地政府都做出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主动上街清扫积雪的号召,据记者调查,陕西的千阳县,韩城市,渭南等多地干部带头,并出动大型清雪车辆,清理城市主干道积雪。在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感召下,群众也自觉加入这场清扫积雪的劳动。 事实证明,一个城市的文明举动得力于一个政府号召,得力于党员干部的垂范,文明的自觉性完全来自于人们内心的诚服。 文明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自觉行动,道德不是法律的强制,而是来自人们的内心诚意。“自扫门前雪”也不是罚款就能罚出来的,而是垂范感召之下人们自我文明的体现。全社会只有激发群众精神文明,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才能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道德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