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戒奢以俭

 岚韵 2018-01-08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在佛教理论中,人的感觉器官被分成了六类: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分别感知着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世境界,正因为感知了这六种境界,所以人便产生了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正是由于这六种意识的存在,才使我们原本平静的内心充满了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狂喜,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的内心便备受煎熬,我们的灵魂有一种想要出窍的痛苦,我们仿佛跳入了火海般难以解脱,不能自拔。

       上天赋予我们眼睛就是用来看东西的,赋予我们耳朵就是用来听声音的,赋予我们口舌就是用来吃食物的,赋予我们意识就是用来体会的。当然,好看的色彩谁都愿意看,好听的音乐谁都愿意听,好吃的东西谁都愿意吃,好玩的游戏谁都愿意玩!但是,这里有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圣人主张真朴、无欲、贵俭。为追求物欲而损伤身心者,历史可以提供无以计数的例证。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被美色所诱惑,导致失败,甚至误国殃民,悲惨地死去;有多少大丈夫沉浸在温柔乡中不能自拔,丧失斗志和理想。腐败和堕落的种子总是从耀眼的色彩中开始发芽生根。美女·金钱·权力无不是色彩丰富的光环,无不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然而,追求到“发狂”的地步时,就必然“行妨”。就好像是离太阳越近,就越发灼热,甚至会被烧死。

        同样的道理,人类的口舌具有品尝和鉴赏味道的能力,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变着花样的吃,其结果不仅导致生态环境破环,也使自己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削减它,就不会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轻易伤害到。

       东晋时,吴隐之做官后生活仍然很清苦,有人对他很不理解,对他说:“你若读诗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现在你有地位了,却不改善自己的生活,你不觉得有失体面·太吃亏了吗?”

     吴隐之说:“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只是为了贪图富贵,他的人生理想就太低俗了,只能沦为一名恶人。这样读书做官对他而言便是一件坏事,我不想成为这样的恶人。”


      一个人如果能越是投入外在漩涡里,越会流连往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也会日益空虚。

所以圣人才提醒我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