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才是《妖猫传》第一大骗子!“卖惨”之作《长恨歌》暗藏玄机

 小说阅读君 2018-01-08
 
 大唐的诗人如此众多,要记住每位诗人的特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就来帮忙了。比如去年热播的古装剧《大唐荣耀》,李白成了女主沈珍珠的师父,教会了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共同见证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又比如年末的巨制大片《妖猫传》,借由唐朝最高产诗人白居易写《长恨歌》的艰难经历,给大家科普了中唐时期的历史。

黄轩饰演的这个白居易,且不说形象气质是否符合,有一点倒是屡屡遭人吐槽——

“你知道我在深夜里一个字一个字写《长恨歌》的滋味吗!”

——此句台词一出,许多观众直接就笑出来了,一方面是因为演员动辄大吼的表演方式实在用力过猛,另一方面则是,白居易写诗真的这么“难产”吗?我们读书少,编剧你可不要骗我。

写诗当然是项需要天赋和灵感的文艺创作,可是白居易这么明显的“卖惨”总会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都知道,唐朝诗人有一个派别叫做“苦吟诗人”,以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而出名。代表人物,就是创作“推敲”这词的诗人贾岛。还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人卢延让。很遗憾,白居易并不在此行列,不仅不在,他还是全唐产量最高的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白居易一生写过3840首诗。要知道,《全唐诗》一共才收录2000多名诗人40000多首诗,算一算白居易的比例,产量数一数二了,白居易得有多么三头六臂,才能一边“苦吟”一边“高产”啊?!

白居易写诗不仅高产,还为自身树立了审查标准。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他的名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很明显地代表了他的写作风格:反映现实,切中时弊

很有趣的例子就是,白居易时常会把自己的官职、工资写进诗作里,我们学过的《观刈麦》中就有“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联想到白居易156岁去长安见到大诗人顾况,被顾况调侃其名“长安居大不易”,这么有钱又能拔走flag的白居易,也不可能成为个“苦吟诗人”嘛。

当然,白居易对于诗歌的遣词造句也是有严格要求的,简单来说,就是通俗易懂。这点,从唐朝最后一个有为之君,唐宣宗写的《吊白居易》就能看出。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非常形象了。

《长恨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之作,但是《长恨歌》的画风迥然不同。诗中写了海上仙山、临邛道士太真仙子,这么虚幻缥缈的内容,和他的诗作主张完全不一样嘛。 

 这时候就要探讨一下,《长恨歌》的写作背景了。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和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期间就聊到了几十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王质夫对白居易说“乐天(白居易)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白居易就此答应了。

然而我们细想,王质夫这个提议是一时兴起吗?《长恨歌》后面那么一长段虚幻仙境的描写,王质夫不会有意见吗?

王质夫不仅不会有意见,还会拍手叫好。因为他要的目的达到了——揭露马嵬驿杨玉环的真实去向。

不要小看了这个王质夫,他的族亲是唐宪宗的生母,王皇太后。而王皇太后曾做过李隆基的孙子唐代宗的才人,可以说是一位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的老人,见证了诸多宫闱秘史。王皇太后和这位族兄关系亲近,王质夫很有可能就是从皇太后口中得知几十年前的“马嵬驿真相”。

恰如文化悬疑小说《大唐悬疑录》的描述,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成后,果然风靡一时,就在此时,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又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女子,向他发出警告。在大明宫中,王皇太后身染沉疴,王质夫突然下落不明,白居易究竟会遭遇怎样的危机?符合王质夫心意的《长恨歌》,究竟隐藏了杨玉环的哪些秘密呢?女神探裴玄静陷入珍珑困局。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六十年前马嵬坡下的宫廷迷案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