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字把老子的思想概括出来,那么肯定就是“道”字。可是“道”却是一个没法说出来的东西,一旦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怎么办?老子就用比喻来描述这个“道”。“道”就像女性,就像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的第一阶段“无——无名”是“始”;“始”就是童女、少女。“道”的第二阶段 “有——有名”,是“母亲”。“始”是 “女”字旁,“女”字是女人下跪状。这个“母”字是在女字的基础之上加两点,这两点就是女人的两个乳房,表示成熟的女人。这样就很清楚了,“道”由无和有构成,其中“无”是第一阶段,是少女;“有”是第二阶段,是母亲。少女和母亲是一个人的两个阶段,说明“无”和“有”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的两个阶段。从无到有,就是从少女到母亲。无中生有,有才能产生万事万物。“无”不能直接产生万物。大家想一想童女、少女能不能生孩子?当然不能。只有成熟的女人才能生孩子。生了孩子就是少妇,所以“无”是少女,“有”就是少妇。这是一个人的两个阶段。这就告诉我们,“道”的一个最大的作用生孩子,生万物。老子崇尚女性,常用女性做比喻,可见老子早于孔子,因为我们都知道先有母系社会,再有父系社会。老子崇尚的是阴性,崇尚的是女性,反映了典型的母系社会的思想,孔子崇尚男性,崇尚阳性,反映了典型的父系社会的思想。
从“无-无欲”中可以观出“道”的“妙”,“妙”是什么?也是女字旁,少女为妙。本来指少女的朦胧美,引申为玄妙、微妙、奥妙。从“有—有欲”可以观出“道”的“徼”。什么“徼”?这个“徼”字是一个双人旁,就是指小路,就是能看出“道”的边界了。第一个阶段是朦胧的少女,第二个阶段,就是清晰的、有边界的少妇了。
如果把女人比喻成文学体裁,那么少女就像诗歌,为什么像诗歌?因为少女是一种朦胧美。诗歌就讲究朦胧的美,常言道:少女的脸三月的天。说变就变,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将会怎样。你说她长得真漂亮,她脸就红了,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模糊的美,这就是“道”的第一阶段,“无”的阶段。到了少妇,第二阶段,她生了孩子,当母亲了,这个时候的女人我看就好比是散文,具有一种清晰、开朗、豪放的美。这时女人的“徼”是清楚的,有的少妇开个玩笑,男人都会脸红。老年的女人是什么呢?就像小说,因为她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富的生活经验。那么,三个女人在一起就是戏剧了。
老子将“道”的第一阶段的作用比喻成少女的朦胧与玄妙,在朦胧与玄妙中蕴藏有巨大的生命能力和无限的创造能量。那么,到了第二个阶段,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已经成熟了,创生功能非常清晰了,这时她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创生万物了。很多人问我“道”究竟是“有”还是“无”?其实“无”和“有”是相生的,缺一不可。当然“无”是第一位的,是第一阶段,而第一总是最重要的。
道是玄妙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从字面上看是众位美妙少女,这里是形容万事万物玄妙的状态,引申为宇宙间所有美妙、玄妙的事物。 “门”字也是象形字,两扇为门,单扇为户。孕育我们的是母亲的子宫,生出我们的是母亲的门户。众妙之门就是女性生殖器,老子将“道”比喻成一个伟大的女性生殖器,它能够产生出万事万物,而女性生殖器是空的,是玄妙的,是“无”。正因为“无”,所以能产生万物,这就是老子“道”的最重要的功能,叫无中生有。
老子还把“道”比喻成“谷神”,比喻成 “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就是女神,玄牝就是女性生殖器。这是说明女性生殖器的虚空才是创生万物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