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片机不死!理光要搞大新闻,曲面传感器是什么鬼?

 peterchiu60 2018-01-08

2018年相机的第一重磅炸弹不是佳能,不是尼康,也不是索尼。而是理光,要发布一枚曲面传感器全画幅的卡片机!这是一台神马相机?


为何是理光?


理光?不是把所有相机产品转移至宾得品牌下了吗?现在该叫宾得了?额,还没正式确定之前,我们还是叫理光吧,这样更多得GR用户心理更好受一点。



去年,村长专门写过一篇关于理光GR的文章。很多人可能不大明白,为什么我会突然提到理光?实话会说,理光这些年推出的相机,能提的上筷子的,也就GR系列。



在胶片时代,顶级便携机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相机,这类相机往往被称为PS机,不是Photoshop,而是Point&Shoot,意思是傻瓜机,只会按快门就可以拍照,之所以称之为顶级,是因为画质极好。



1996年,GR1的推出在当时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虽然大家都传言说这只镜头其实是施耐德设计的,但是理光在生产中引入的新技术也功不可没,这种新技术叫做镜片匹配系统,一般镜片在磨制完成之后都会有小误差,理光的这套系统会测量每片镜片的光轴误差,然后把性能最为相近的镜片匹配在一起。此外,镜片都是双面多层镀膜,前后组都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在当时的第三方评测中,MTF曲线的表现甚至优于大多数同焦距单反镜头。理光后来还把这枚28mm镜头专门做了个徕卡L39螺口的版本——GR 28mm/2.8 for LEICA LTM,活生生的炫技。


在GR1举得成功后,理光乘胜追击,在接下来的几年,接连推出了GR1的改进版GR1s、GR1v,又研发了广角版的GR21,在那个年代,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独领风骚”。


卡片机不突破,只有死!


数字时代到来之后,各家都试图把高级傻瓜机数码化,但理想过于美好,现实非常残酷。康泰时和奥林巴斯都死在前面,知道2005年,理光才推出了GR的数码版GR Digital。呵呵,为什么姗姗来迟?技术跟不上,加上不想砸钱。


 大家也别否认,追逐GRD系列的,有些是因为情结。在某个讲情怀的论坛,甚至有“你没用过GRD,就等于白玩摄影”这样的言论在传播,有些机主发照片,干脆用《没有最文艺,只有更文艺》这样骚气外露的标题。


 剩下一部分追逐者是因为它足够便携,画质足够好。究竟画质好到什么地步?就拿我自己用过一段时间的GR DIGITAL IV来说,白天至少达到了中档135单反相机的水平,但作为阳光机的它,到了晚上就彻底颓废了,高感差,对焦慢,还容易进灰。为什么2011年以后理光就没有对GR系列做升级?理光已经黔驴技穷,简单的处理器升级,消费者根本不买账,必须有突破。


曲面传感器是什么鬼?


 这才有了今天的大新闻。理光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全新的GR-E相机,或将搭载3600万像素全画幅曲面传感器,镜头则是一枚28mm f/2.4的新镜头。

去年就陆陆续续传出,索尼、佳能和尼康三巨头在研发曲面传感器,并且已经有技术专利在申报。论经验,论财力,这三家谁最先推出搭载曲面传感器的相机都不奇怪,索尼更是在2011年就率先公布研发成果,为啥偏偏是理光呢? 


        曲面传感器最大买点就是不可更换镜头、更大光圈、更好高感。


传统感光元件是方形的,这样就要求光线尽量垂直,边角处光线不免会斜射入感光元件,并且越靠边,光线就越“稀薄”,所以大部分镜头会出现边缘变暗,画质劣化的情况。


各大厂商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目前最理想的就是修正光路,尽量让投射后成像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增加边缘光线,同时通过机内处理,进行校正,但实际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还导致镜头体积变大。

曲面传感器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理想的方案,而且是物理解决。为什么理光有有可能第一个商用的厂商?对于曲面传感器而言,要先设计镜头,然后测试出镜头后投射的相场的曲率,根据相场确定传感器的弯曲程度。对于定焦设计的GRD系列来说,这完全没有问题,成本也可控。根据目前各种实验室的数据,曲面传感器用1/8的面积就能提供接近单反的画质,高感更是要飞。

如果传说中的GR-E真能有这样的表现,理光真的要雄起了!


据悉,新机有可能会在春季或夏季初发布,售价约在1,800美元左右(约11,709元人民币,仅是猜测,如果是全画幅不会这么低)。看来诱惑确实不小!不知佳能、尼康会怎么想?但愿这次理光不要放个烟雾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