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医学教育网2017年“我的医考之路”有奖征文精选 有你们,我能行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47岁的我,成功逆袭,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师。彻底摒弃了黑医生的罪名。回想起来,满眼都是泪…… 我自幼患脊髓灰质炎,双下肢严重残疾,靠双拐行走,艰难可想而知。中学毕业后抱着对疾病痊愈,重返健康的幻想,函授学习中医理论,从而走上了荆棘丛生的从医之路。九十年代,中国的医疗体制开始逐步完善,初为人母的我错过了乡医考证的机会,被打为黑医生,多次打击非法行医使我身心疲惫,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做一名基层医生,尽自己最大努力守护给我生命,给我勇气的父老乡亲的健康。并且坚信:“我是一名落伍的红军小战士,总会找到革命队伍。” 2009年,我在网上看到中医确有专长考核办法出炉,便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开始长达八年的医考之路……2011年的中医助理医师和今年的执业医考,我都以较高的分数一次性通过,除了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夜以继日地复习外,诀窍在于我有医学教育网各位老师的精辟点拨。 2011年,对医学国考毫无把握的我,无意在网上搜到医学教育网,听了汤以恒老师的公开课,对“成功=正确的坚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听了当时高老师的方剂学后,我彻底认定了医学教育网,报了特色通关班,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通过了技能考试,笔试也以230分一次性通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今年执业考试报名前,我犹豫了,已经四十六岁的我,记忆力下降,加上双下肢残疾加重,经不起医考技能笔试来回折腾了。但我还是放不下为之奋斗半生的理想,耳畔回响着汤老师那句“成功=正确的坚持。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再战2017年医考。 这次我报了精品无忧班。闫老师、姜老师、高老师的课,我就听了三遍,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战,一有空就看课,做家务时都点开课“灌耳音”,夜深人静时还在模拟考试。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把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反复记忆。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一有空儿就翻开看看。邵老师,叶冬,王逸老师的课穿插其中,风趣幽默,使我毫无厌倦感,反而越学越有劲,老公说我都快学疯了。 6月技能考试时,每抽到一道题,我都异常惊讶,全在老师锁定的复习范围内。面对考官,我镇定自若,按老师教的方法技巧,顺利通关。 8月笔试,我在亲人的陪伴下,坐着轮椅上考场。面对许多异样的眼光,我坚信我一定不虚此行,因为我有医学教育网老师的精准指导。第一单元考下来,我就胸有成竹的对女儿说,我能考120多分,考点都抓住了。以后的各单元都按老师讲的,“没掉进一个坑里”,没把握的题就按老师教的技巧一个个排除错误选项。最重要的是,我始终很淡定,没有以往考试的紧张情绪影响。 11月6号晚上,我们全家用五个小时才查到分数。当老公和女儿激动地说:“你过了,还这么高的分”,我万分欣喜,感觉自己都晕了······我成功了,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师了。梦圆之际,成功逆袭之后,我首先想到老师们,在此谨向医学教育网的老师道一声:“谢谢了,有你们,我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