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龙吟 1月8日,小寒刚过的北京,白天的气温都已经降到了0℃以下,更可怕的是,还刮着6级的狂风。然而,今天是星期一,对于上班族和外出办事的人来说,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除了忙碌、拥堵,还有刺骨的寒冷。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如果在户外待上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那将意味着什么? 还好,幸亏我们还有手机,还有滴滴。不要说那些平时经常打出租车或者爱坐专车快车的人了,就今天这种鬼天气,就算是平时很节俭几乎都是坐地铁公交的人偶尔打一次车,也一点都不为过吧?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相信大家都知道滴滴,甚至很多人都是滴滴的用户。但是,恐怕很多人都对滴滴这个平台一年下来到底提供了多少次打车服务没有具体的概念:1亿次?5亿次?还是10亿次? 全国400城24小时的出行热力变化 说实话,其实小编在此之前也没有啥概念,直到小编今天拿到了一组滴滴出行2017年的相关数据,才真的惊掉了下巴磕——滴滴出行2017年一年,居然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 74.3亿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过去一年中,全国14亿人,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车超过5次! 当然,坦率地说,滴滴的服务工具毕竟是汽车,滴滴目前确实还无法做到为14亿国人都提供服务。但是,整个2017年,滴滴已经为全国400多个城市(这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服务,这个人群已经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及城镇人口的近56%。 如此高的用户群体和如此高的使用频率,如果放在整个服务行业来看,那绝对是叹为观止的。 当然,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滴滴出行做过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 过去一年,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火爆一时。不过,说起来,最早做共享经济的,并不是现在的共享单车,而是滴滴推出的顺风车和快车拼车服务。 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拼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个。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这10.5亿人次的出行,如果不是做滴滴顺风车或者快车拼车服务,那么他们或者去挤公交地铁,或者去打出租车,也就是说,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拼车去年一年,就为公交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和分流了10.5亿人次的出行压力!减少拥挤、缓解拥堵、节能、环保,滴滴一个都没有拉下。 而在出租车服务方面,滴滴平台2017年免费为出租车司机对接了11亿次出行需求,在帮助出租车司机提升运营效率、减少空驶、节约能源以及获得更高收入等方面,滴滴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 举个例子,比如在如何提升司机运营效率方面,滴滴就利用AI技术推出了“小绿点”(推荐上车点)服务,司机通过小绿点,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找到乘客所在的位置。目前,滴滴平台提供的小绿点已经多达3000万个,而且运营AI技术不断改进体验,目前已达到在线机器学习的智能程度,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学习、分析,自动分析得出最适合停车位置,并完成小绿点在App上显示的实时更新。 据悉,该服务2017年全年,仅为司乘双方节省下来的通话次数就超过21亿次! 更神奇的是,全年4.5亿用户,74.3亿次出行,滴滴平台2017年的交通事故率不仅自己同比下降了21%,还远低于交通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成绩的取得,其实是滴滴长期与公安部门合作,对车主进行三证验真和背景筛查等规范运营导致的结果。据悉,2017年全年,滴滴平台每天拒绝4万个不符要求的注册申请。同时,滴滴还推出的防疲劳驾驶以及“滴滴护航”安全驾驶监测系统。 作用毋庸置疑是非常明显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外,滴滴居然还将后座系安全带的比例由2.5%提升到了10%以上。反正,小编是知道的,国人坐车如果是后排,几乎都是不系安全带的,滴滴居然把这个比例提升了4倍,我服! 当然,滴滴在过去的一年,为了安全出行和美好出行,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滴滴持续和各城市开展智慧交通合作实践,通过智慧信号灯、智慧诱导屏、潮汐车道等多种方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截止2017年年底,滴滴在济南、武汉、广州等地优化了超过1200个信号灯,使当地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了10%-20%。 这样的滴滴,让我们不禁对刚刚到来的2018年的出行服务和体验又充满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