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医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B向往神鹰 2018-01-09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崔某,男,16岁。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年余,经化疗虽有好转,但经常反复。服中药补剂则增重。

 

【辨治经过】

 

初诊(19924月)

 

从外地来京求治于师。当时其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已有半年之久未曾消失,症见鼻衄齿衄,口苦咽干,心烦急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舌红、苔黄根厚;脉象弦滑细数,按之有力。全是一派火热之象,遂立凉血解毒为法。

 

方用蝉衣、青黛(冲)、片姜黄各6克,大黄2克,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小蓟、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0克。7剂。

 

二诊

 

服上方7剂,衄血渐止。效不更方,原方继服7剂。

 

三诊

 

血中幼稚细胞显著减少,后依上法加减治疗半年,诸证消失,周围血幼稚细胞消失,病情稳定,未见反复,遂携方返里继续调治。

 

后续

 

19959月其家人来电告知,三年来坚持依法治疗,病情稳定,血象检验各项正常,目前仍每周服药23剂,以资巩固云。

 

【按】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恶性血液病,临床上虽有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之分,但总以骨髓中白细胞系列异常增生为特征,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也出现质和量的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贫血貌及继发感染。

 

早先对本病的认识多因其贫血及虚弱症状而辨为虚证,常以补法治疗,然鲜有收效者。赵师认为本病或因遗传,或因中毒,或因邪毒深入,其病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在于骨髓热毒,由骨髓延及血分,故临床表现为血分热毒之象,其反复出血即是血热妄行的表现,决无气不摄血之可能。故治疗大忌温补,只宜凉血解毒,可用升降散加凉血解毒之品。本案即以凉血解毒为法,坚持治疗,而获成功。

 


|医家简介|

赵绍琴(1918-2001),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摘自《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