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檐滴声声

 抱琴看鹤赵建雄 2018-01-09

  又起雨了,江南弥漫在一片雨雾里,千村万廓都润在迷迷濛濛里,人家的屋檐间或急或缓地响起了“的答”声,这不紧不慢的节奏像极了江南的性格。这一滴滴檐雨滴在了江南的深处。

孩童的时候,乡村的雨天,天地迷濛,扯起了雨雾的幔子,不觉间屋檐间已是“叭嗒”声一片。女人们在屋里收拾织作,孩童们无聊,便望着那一滴滴清亮的雨滴从屋檐间掉落,便趁着那一滴一滴的空隙侧身从屋里窜到屋外,从檐外又闪进檐内,不小心一滴掉进脖子里,清凉在脖颈间滚动,顿时一顿快乐的哆嗦和闪抖。接着便从这家檐下窜到那家檐下,如一群在檐下翻飞的燕子,轻剪而过。直至头发丝上沾满水珠,一头脸的水,才被大人一声喝叱,悻悻地溜进屋内。这种檐下的游戏,曾一度丰满过我羸弱贫瘠的童年,这美好的檐滴曾浇灌我那段单调的岁月。

  这檐间的滴落,看似不紧不慢,实则非常有序。每一滴都晶滢剔透,继往开来,义无反顾,落地有声,点点滴滴,串成这檐间的风景。小雨成珠,中雨成线,大雨便悬挂瀑布,让这檐间生动丰富了许多。许多过来的老人,便以此来教育那些不够孝顺的媳妇们:“屋檐水下一滴看上一滴,你这样,看孩子将来怎么拣你的样”。确实,檐滴之水,上一滴给下一滴示范,一滴接一滴,像模像样,一样的积聚,一样的滴落。这檐滴的教化示范意义,俨然是民间的教科书,处江湖之远却深入人心,一下子点破人心的冷暖,洗出纯良的心灵。这是一场洗濯心灵的雨。

  唐宋的云凝结明清的雨,有时一不小心也滴落在历史的眉尖上,一声声檐滴曾惹动多少诗客的愁肠。

要说痴迷于听雨,莫过了宋时的蒋捷,他把一生的际遇寄寓于“的答”的雨声中。“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的柔腻与灿烂,中岁的颠沛飘零,晚年的孤独无奈都在这一声声滴落中变迁。少年的雨,在檐前张一川瀑布,浪掷挥霍快意人生;中岁的雨,在篷下垂一张雨帘,感一番人生杂味;晚年的雨,洒进人生的寒冬,冰泉冷涩,汨汨暗流,有时凝固成冰挂,有的只是通透和无奈了。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在陈与义的诗里,雨声与书声是交融的,有雨的日子里,诗书相伴,诗卷便是游子心灵的乡关,而那雨声中,孕含着春的消息,交织着花的命运,声声檐滴中,诗人闲静而悠远。而最为凄绝的纳兰公子,在一场幽梦中,梦见亡妻赋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在一片雨声中,魂梦相牵,愁肠百结。发出“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的慨叹,这场下在生命里的雨,一滴滴,可谓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多情的诗人,最后只得把点滴往事深藏九曲回肠,“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每个人生命中或多或少地下过几场雨,溅落在凸凹的屋脊瓦棱间,心灵经历流离失所的演变,终化成一段“的答”呜咽的檐滴,在天地间徐徐绽化生命之花。

  想想曾经执手一个人,用心用力地去爱,许多次幻想一方与她共处的屋檐,透过共剪灯烛的西窗,抬头可望见青黛的远山。怎奈尘缘无奈,世事无定。我曾怅然独伫窗前,在夜之更深,听秋风漫卷,冷雨独吟,一任声声的檐滴把心打得湿透。

  “远人无觅闻檐滴,倦眼望破拂晓窗”,檐滴声声,总有一些往事在心头被唤醒,总有一些思念被时间拉得细长细长。纵然我心如石,也被这点滴唤醒,它固执而准确地滴落,把心事一点击散,把坚硬的心一点点击溃。在一声声的檐滴中,无数的往事一一呈现又一一击碎。因此,没有比檐滴更牵惹人心的自然声响了。

何处不有聚散的莺燕,何方是她停伫的屋檐?那声声檐滴是低回的呼唤,还是上天低低的絮语呢?这无止息的滴落,一如寒山寺的钟声,把夜敲得更长,从檐间一直凉凉地敲落在心头。





  在江南的雨声里,我浸在潮湿的往事里。在滴落之间,迎来别往,细数流年。说不尽的,是檐间的细语。来的会来,去的终去。来去之间是人间的屋檐给人的温暖。

檐滴声声,乡关何处,伊人何在?回答我的只是上天的滴落的嘘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