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邓远行 当童年时光已经离我们远去,当童年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时光的歌谣?你是否还会偶然间想起它们,轻轻的吟唱起这些久违的歌谣? “月光光,照四方。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每当看到或听到这首或类似于这首的那朗朗上口、娓娓动听的客家童谣,脑海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样一种场景——夏夜清凉的庭院里,悠悠晃晃的摇蓝上,年幼的我,跟随祖母带感情的音调,轻吟快唱,不知何时,就甜甜入睡,进入梦乡......童年的岁月,已经遥远、已经斑驳、已经模糊,唯独这一场景是如此清晰、如此难忘、令人留恋而回味无穷。 ![]() 或许,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民俗,并产生出异于他方的独特童谣。而从小就生长客家地区的我,对客家童谣却情有独钟。客家童谣每句都用同韵字押尾,琅琅上口,语调铿锵,颇富音乐韵味,一经记住,便镌刻在心中,永远难忘。 客家童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客家童谣是客家w人生活的田园诗,是客家民俗的风情画,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童谣催萌了客家儿女的诗心,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客家童谣《月光光》深刻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它带着美好想像的翅膀,给客家地区儿童以人生启蒙,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客家童谣。据有关资料介绍,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海外,凡是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月光光》,它是客家人的摇篮曲和思乡曲。《月光光》的版本不下五十种。不同的版本虽然有差异,但每个版本的内容和折射出来的思想均大同小异。本文的《月光光》童谣就是其中的版本之一——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前一口塘 养嘅鲤嫲八尺长 大头拿来煮酒食 细头拿来上学堂 上嘅学堂四方方 搬条櫈子读文章 读得文章马又走 赶得马来天大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童谣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如今基本不再传唱了。如不再重视并进行挖掘,或许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愿这口口相传的客家童谣在年青一代客家人中得以与时俱进,不会“断流”,不会消失;但愿这充满浓郁乡土风情的天籁之音得到传承,得以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