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森林

 寻find 2018-01-09

你经常会觉得自己忙得不得了。

仔细想一下,你可能一个月没有逛超市、半年没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甚至两三年没有出门旅行。

你实在太忙了,你忙着工作、赚钱、实现个人价值。你怕你稍微停下来一秒钟,别人就赶上来了。你和自己说:熬过这段就好了。

但你会发现熬过这段之后,下一段马上就来了。

而生活本身的意义以及价值,往往都在这种快速生活的节奏中淡化掉了。

所以才有木心《从前慢》的那首诗,才有今天要讲的这部电影。

《小森林》

《小森林》是根据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分为“春、夏、秋、冬”四篇,分别收录在《小森林·夏秋》和《小森林·冬春》两部中。

影片主要讲述女主角市子由于不适应都市生活而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耕作,烧菜做饭,自给自足,在寂静和努力中,慢慢重塑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有人评价说它是“舌尖上的日本”。

但我觉得,这部系列电影更多地是在表现女主的生活态度。

市子回乡后,母亲不辞而别,她独自面对孤寂的生活和亲情的缺失,努力生活,通过回忆母亲教给她的那些美食,感悟到生活的意义。

食物在这里,是连接市子与母亲的纽带,是市子的精神和情感寄托。

影片一开头,就用一段旁白向我们介绍了小森的概况:

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中的小村落,这里没有商铺,只是购买必需品的话,可以去公务所所在的村中心,那里有农协开的小超市还有几家商铺。去程基本是下坡路,骑自行车大概要半小时。不过回程要花多少时间呢?冬天因为路面积雪只能步行去,不紧不慢的话要走上一个半小时吧。不过大多数居民都是去邻镇的大型城外超市购物。我去那,来回要花上一天时间。

在这条空旷的村落里,女主角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整部系列电影,女主角都是通过制作简易的食物,来传达深刻的人生哲学道理和温暖平凡的生活美学。

比如《秋篇》中,市子一直以为知道母亲炒菜的方法,但是当自己真正尝试的时候,炒出来的青菜味道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最后发现,母亲在炒青菜之前都会把青菜的筋剥掉,想到自己曾经对母亲总是炒菜的抱怨:

市子有些惭愧:

即使看起来很简单的食材,如果想做出好吃的味道,也是要不断摸索、努力才能找到方法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

除此之外,关于繁华都市和田野乡村生活改如何抉择的问题上,《夏篇》中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当悠太和市子一起给渔场打工的时候,市子问悠太为什么回到了小森?悠太开着小货车,不经意间地回答道:

别人明明帮你做好了食物

你还要去吐糟哪里做得不好

我不想过这种的人生

城市生活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学习生活基本技能的机会。食物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更像是明码标价的商品,而不是辛勤劳作的结晶。看透了这一切的悠太,决定回到乡下,靠自己的双手生活。

最让人感觉到亲切的是,影片中出现的所有食物,都来自最简单常见的食材。市子将这些平淡无奇的材料,制作成一道道能让她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慰藉的美食。

冬天的炒栗子和冰糖葫芦;

夏天的酸梅汁和绿豆汤;

奶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牛奶;

烤箱里一点一点松软膨胀的面包;

……

这些来自生命最原始的喜悦,往往和食物有关。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离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生活在城市里,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只有在深夜回家的地铁上才能短暂地放空思绪。

我们总是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要人命的房价和吃人的社会法则,我们表达愤懑,在网络上做一个看客或者键盘侠……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没做。

一方面我们对生活不满,另一方面又不肯真正迈出那一步改变现状。

在小森,这里有山间的水流、树下的野果、风吹麦浪和冬日暖阳……你有大把的时间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

所以当你看完这部电影,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短暂的思绪闪过:

好羡慕主角的生活啊!

但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真的能过那样的生活吗?

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顶着太阳下除草,一个人播种收割田里的水稻,帮红点鳟鱼“搬家”赚取一些零用……

真正的乡村生活,并不只是悠闲的田园牧歌,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更少不了要在春去秋来中付出辛勤的劳作。

没有哪一种生活是真正轻松的,美好的东西之所以看起来美好,一定有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困苦。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哪一种生活才能让你过的比较好,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选定一个,然后不回头地坚持下去。

人生只有一次,永远不要辜负自己的心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