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雁塔凭什么能让法国总统改变行程专门前往

 我心……飞翔 2018-01-09

同城活动&深度体验已上线,欢迎订阅

大雁塔下面有个寺,叫大慈恩寺,源于北魏道武帝建的净觉寺,隋文帝又在净觉寺的故址上修建了无漏寺,后来废弃。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母亲恩德,就请求太宗敕建了这座佛寺,并名'慈恩寺'。

后来李治当了皇帝,亲手写了《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就成了'大慈恩寺'。慈恩寺刚落成的时候,玄奘在这里担任法师,所以大慈恩寺也成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

现在看到的大慈恩寺是明代在原寺院“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的,而里面的殿堂大多是清代建筑。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都在它的中轴线上。大雁塔内和玄奘三藏院分别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师的顶骨,是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东边还有塔林,里面有九个舍利塔,供奉着自清代以来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

唐永徽三年,也就是李治当皇帝的第一年,玄奘取经回来了,带了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526筴、657部真经带回了长安,大雁塔就是为了供奉这些经卷而建的。本来玄奘规划的是在大慈恩寺西院中修建一座总高30丈的佛塔,但李治觉得工程过于浩大,又不愿玄奘过于辛劳,就最终决定建一个五层砖塔,起名雁塔。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又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这座五层砖塔就被叫作大雁塔,荐福寺那座叫小雁塔。另一种说法是大雁塔的大字代表着大乘佛教。因为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里,所以它又叫作慈恩寺塔。

大雁塔一共经过了四次改建。第一次是因为最初的大雁塔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佛陀伽耶(大觉塔)建的,后来高宗觉得这座塔的风格和长安城不协调,就把它改建成了九层。第二次是长安年间武则天把它加高到十层,打破了唐朝佛塔奇数的惯例。也有一说是武则天和王公贵戚在原址重新建了座七层青砖塔。第三次是五代时后唐长兴二年,后唐王室将塔重建成七层。第四次是在明万历年间,在大雁塔的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的大雁塔。大雁塔的塔顶在后唐修建后的几次地震中被震落,现在的塔顶是明朝时重建的。经过千年的岁月和地下水的过度采用,仔细看的话大雁塔其实是斜的,斜向西北方向,就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样。

大雁塔基座的石门门楣门框上有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很精致,这都是从唐代保存至今的,南门的券洞两侧还嵌有'玄奘负图'和'玄奘译经图'。底层南门洞两侧有两座碑石,字都是大书法家褚遂良写的。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章是李世民亲自撰写的,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章是李治写的,这两个碑文被人们称为'二圣三绝碑'。唐高宗永徽四年十月由玄奘亲手竖立在这儿,至今保存完好。

唐中宗(唐朝的第四位皇帝)神龙年间,进士张莒在慈恩寺游览,把名字题在了大雁塔下,之后进士文人都纷纷效仿,便有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唐朝时候中了进士,皇帝会在杏园赐宴,进士们会在曲江聚会饮酒,在大雁塔提名,如果之中有人日后做上了卿相,还会把名字用朱笔书写。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居易,他在27岁一举中第,然后提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直到明代,还有许多乡试的举人效仿唐朝的雁塔题名。至今大雁塔上还留有许多前人的诗句。

雁塔诗会也是大雁塔的一段故事。唐代有许多诗人墨客登上大雁塔,留下诗句,最著名的可能要数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和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五人的诗会了。每年九月重阳,皇帝更是要来大雁塔登高做赋。

大雁塔还留有许多文物,二层的塔室就供奉着大雁塔的定塔之宝,一尊明代的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三层塔室的正中间,有一个木座。上面放着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现在大雁塔的舍利都是友人捐赠的,当年玄奘带回来的舍利早就在唐代重修大雁塔时候不知道被皇室被如何处置了。四层塔室供奉着贝叶经。五层陈列着一通唐朝玄奘找人雕刻的释迦如来足迹碑,当然我们能看到的是复制品。六层有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诗会所做的诗。七层塔顶刻着莲花藻井,壁上是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现在的雁塔北广场更是有亚洲最大的矩阵音乐喷泉,建议晚上去看,配上光影,非常壮观。

大雁塔,默默地矗立在这繁华里,在红尘中独守着这一方净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