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佛)国寺起源 作者:黄志忠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18-01-09

     石门关附近金牛一带口碑传说,明末清初驻腾冲滇西道台徐伟,任十二年明朝灭亡,徐伟深怀亡国之痛,离职东归,沿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遍访名山大川。到漾濞石门关前,为险、奇、峻、秀的石门风景倾倒,遂与其子倾毕生精力建造福国寺。
  民间口碑资料具有一定的价值,也是历史的一个侧面反映,但不能替代历史。
  明代李浩所著《三迤随笔》中对福国寺建造年代有确切记载:公元1094年,初建时名“佛国寺”,距今916年。福(佛)国寺是一个千年古寺。
  《三迤随笔?保定皇帝段正明》篇中,详尽介绍了福国寺的起源。宋朝时,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以大理为中心的大理国长期处于独立状态,不受宋朝管辖。但大理国内部皇室衰弱,皇权傍落,先后有7个皇帝避位为僧。段正明袭大理国皇帝时,鄯阐候高升泰把持朝政,皇帝实际上成为傀儡。段正明即位后,因无力抗御高氏,便寄情山水美色,整日烧香拜佛,每月只是象征性“议国事三日”,国家大事都由高升泰决断。段正明在位十二年时,高升泰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逼段正明让位。此时正值佛教盛行大理,国境寺庙林立,时有“三百六十小寺、九十九大寺”之称。段正明便“下令建佛国寺于点苍后山”,在点苍后山(石门关下)建大理国“第一百座大寺”——佛国寺,向高承诺寺建成便逊位为僧。第二年(1095年),佛国寺建成,段正明依诺出家,担任佛国寺第一代主持。他的五个后妃也受“居士戒”,在佛国寺后山建明月庵出家。高升泰篡位成功,改国号为“大中国”。李浩所记关于段正明出家为僧的这段史事,与大理国历史记载相吻合,是真实的。佛国寺由于第一任主持是大理国皇帝,又是第一百个大寺,建成后声名显赫,盛极一时,为众寺之冠和皇家寺院。高氏篡位3年,因无法驾驭洱海地区各部族,被迫于1097年还政于段氏家族。段正明未复位,仍住持佛国寺,却倍受尊崇,受赠黄金一库,佛国寺进入鼎盛时期。
  在其它典籍中也有关于佛国寺的记载。明代玉笛山人著《淮城夜语·元未大理十大高僧》篇中,十僧之一普照即是“幼出家佛国寺”。说明佛国寺在元朝时同样存在,是一个上层次上规模的大寺。
  明初,佛国寺在傅友德、沐英、蓝玉征战云南的战争中毁于兵燹,成为一片废墟。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石门关时,也没有提到佛国寺,佛国寺已经湮没于荒草荆棘中。
  明朝灭亡后,传说中的徐伟父子为“反清复明”事业,在废墟上重建佛国寺,作为反清的一个重要据点。这与当时历史状况是一致的。他们重建这个寺院正是因为“佛国”有“复国”偕音,传说中讲的是“新建”,真实的历史是“重建”,他们重修时这个寺院已有600年历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