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魏六朝诗选集 卷九 宋诗

 百城主人 2018-01-09


〔颜延之〕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说明】
  颜延之(348—456),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早年孤
贫,好读书,又好饮酒,行为放达。刘裕即位后,官太子舍人,又领步兵
校尉,元嘉三年出任永嘉太守。孝武帝时为金紫光禄大夫。
  在刘宋时代,颜延之与谢灵运齐名,时称“颜谢”。有人说他的诗如
“错采镂金”,极其精美华丽。由于好雕词炼句,喜用古事,所以他的诗
语言艰涩,内容隐晦。其成就在谢之下。传有《颜光禄集》。

  阮步兵,即阮籍,他曾经做过步兵校尉,所以世称阮步兵。这首诗选
自颜延之的《五君咏》。《五君咏》共五首,分咏阮籍、嵇康、刘伶、阮
咸和向秀五人。《阮步兵》是第一首。
  这首诗主要是赞扬阮籍,说他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以及越礼的行
为,都包涵着对当时政治的清醒认识和不满。诗人通过对阮籍的怀念表达
了自己不得意的情怀。



〔颜延之〕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说明】
  嵇中散,即嵇康。他曾经做过中散大夫,所以世称嵇中散。
  这首诗是《五君咏》的第二首。通过赞扬嵇康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来表达自己虽受打击却不肯屈服的态度。



〔颜延之〕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说明】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
省绍兴县)。 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孙。谢玄死后,谢灵运只有十八岁就
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四二〇年宋高祖刘裕代晋后,谢灵运降公爵为
侯,先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却
不被重用,所以对刘宋王朝心怀不满。谢灵运为人奢豪放纵,一向寄情山
水,不恤政事,游娱宴集,夜以继日。元嘉十年因谋反获罪被杀。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著名山水诗人。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
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可是从全篇
来看,往往是在结尾时落入玄言佛理的旧套,情调消极颓废,缺乏社会内
容。而且语言有时过于雕琢,所以往往比较晦涩。但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
诗,开始从题材上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南朝和唐代诗歌的发展
有一定的影响。
  作品有《谢康乐集》(明焦竑本)。黄节的《谢康乐诗注》就是根据焦
竑本中的诗歌部分编注的。

  方山,山形方如印,所以又名天印山,在江苏省江宁县东五十里,是
晋宋时南京一带长江的重要津渡之一。
  谢灵运在永初三年(422年)七月,离开建业赴永嘉太守任。 他的邻里
们相送到方山,诗人写了这首诗留别。诗中表现了成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和对朋友的劝勉,并流露了对于自己政治处境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衰林、
秋月的描写衬托离情别绪的浓重,情与景结合得较紧密、自然。临行时解
缆而不发,结尾处对朋友的叮嘱,都写得感情诚挚真切,不象其他诗那么
多玄言味道和雕琢痕迹。



〔谢灵运〕七里濑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说明】
  七里濑,又称七里滩,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上。这附近是东汉严
光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字子陵,是东汉光武帝早年的同学。光武即位
后,严光改姓埋名隐居不仕。
  永初三年(422年)七月,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 在从都城建康去永嘉
上任的途中,他经过自己的庄园始宁墅(今浙江省上虞县),又游历了富春
渚和七里濑等处。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的开头写秋晨游眺之所见,面对着流逝的江水、陡峭的山崖,诗人
充满了羁旅之思。接着又通过对隐居垂钓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在政治
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愤懑情绪。



〔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说明】
  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
(422年)的七、八月份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份在永嘉任太
守的。这首诗应是写在423年的初春。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发
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
的情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
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说明】
  谢灵运这首诗也是写在永嘉太守任上。江中孤屿,是永嘉江(瓯江)中
的孤屿山,在温州南四十里。诗人在去江北游览的行程中,罚邰希葜了风
景优美的孤屿山。孤屿山处在江流中间,没有人罚邰希葜和欣赏,那里面
的神仙事迹也不为人所知。诗人由此而联想到只有远离朝市,才可以养生
尽年。
  诗的大部分是记叙游览的历程和孤屿山的风光,“云日相晖映,空水
共澄鲜”句,写那白云丽日、澄江蓝天互相辉映的景色,很鲜明生动。最
后虽流露一些远处海隅的牢骚,但以慕神仙、求长生而又落入了陈套。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说明】
  石壁精舍是作者的庄园始宁县(今浙江省上虞县)始宁墅附近的佛寺。
湖,指巫湖。
  景平元年(423年) 秋,诗人辞去永嘉太守的官职,回到始宁墅,过着
“岩栖”的生活。石壁精舍是他经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居住在南山,石壁
精舍在北山,往返都要经过中间的巫湖。这首诗,就是写诗人从石壁精舍
返回住所的经历和感受。从出谷时所见的山水清晖,写到入舟时见到的云
霞、菱荷和蒲稗,又写到登岸后趋南径、偃东扉,始终紧扣住一个“还”
字,写得井然有序。最后四句虽然仍是表达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却能
把抒情和议论比较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不象其他诗结尾那样生硬、累赘。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说明】
  斤竹涧,在谢灵运的庄园始宁墅附近。
  这首诗主要记叙清晨出游时越岭。邰希莳行的经过,形象生动地描绘
了一路所见到的山上和水边的自然景物。并通过对高人隐士的仰慕,表达
了自己寄情山水、排遣忧闷的愿望。



〔谢灵运〕夜宿石门诗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

  【说明】
  这首诗又名《石门岩上宿》。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省嵊县,诗
人在这里筑有石门别墅。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山中的生活和奇特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
的思想感情。诗的中间部分描写山中秋夜的景物,全是通过所听到的声音
来写,比较生动、别致。



〔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其一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索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其二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索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说明】
  东阳溪,即东阳江,流经浙江省金华县,又名婺港,亦称双溪。
  这是谢灵运学习民歌而写成的。诗共二首,一唱一和。第一首是男子
所唱,表示对濯足姑娘的爱慕。第二首是女子的回答,她表示对使船男子
的爱悦:只要对方感情忠贞,就可以和他相爱不渝。两首都是借用明月作
比,感情坦率健康,语言质朴。邰希蔺畅,很象南朝乐府。它一反大谢诗
那种富艳精工的风格,可见谢灵运也是很重视向乐府民歌学习的。



〔鲍照〕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说明】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
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
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
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时代,
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
在宦途上饱受压抑。
  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显的
社会意义。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
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但也
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
  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感
情慷慨奔放,词采新奇丰盛,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尤其是他的七言诗,
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
言惊挺,操调险危”,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
影响。
  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诗集注本有黄节《鲍参军诗注》较完善。

  这也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诗人久倦客游,现在又要远行,所以写这
首诗以抒发自己离别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后半部
分写分手后凄苦景况。诗中善用比喻,以伤禽畏弦声比倦客怕离别,以食
梅、衣葛比离别后的辛酸与凄凉,都比较自然、贴切。写行人去而复还,
写丝竹不能解忧,长歌反而增恨,具体而细腻地刻划了离别前后的思想感
情。



〔鲍照〕代放歌行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飚,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说明】
  这首诗,是拟古乐府《相和歌·放歌行》的。代,就是拟,摹仿的意
思。
  诗中的“旷士”,是诗人自喻,“小人”是指那些争名夺利的达官贵
人。诗赞扬了旷士的疏放不仕,而揭露了小人的奔竞驰逐,爱憎感情,非
常鲜明。晋宋以来,是官僚贵族和皇室争夺政权十分剧烈的时期,在这种
剧烈斗争中,文人往往成为牺牲品,这就是作者“临路独迟回”的原因,
也是作者所以赞扬这种狂放行为的历史背景。



〔鲍照〕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说明】
  这也是一篇拟乐府。《东武吟》属古乐府“楚调曲”。东武,是泰山
下的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
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
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
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
响。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说明】
  《出自蓟北门行》,属汉乐府《杂曲歌辞》。蓟(jì音继),古燕国都
城,即今代北京。《代出自蓟北门行》这一篇拟乐府,是写北方发生边警
后,朝廷派出军队去抵御敌人的进军过程,反映了战士们行军的艰苦,表
现了一种为保卫国家不惜献出生命的爱国精神。诗的格调雄浑悲壮。写寒
风严霜中行军,写沙砾飘扬、马毛卷缩,都很形象生动。了勇敢战斗壮烈
牺牲的将士,后来就称为国牺牲的英雄为国荡。



〔鲍照〕拟行路难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其二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迟风散梅,开帏对影弄禽爵。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其三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
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叠燮垂羽翼。弃檄
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
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其六

秋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中有
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飞走
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其七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夭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西家思妇
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初我送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
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人生不得长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

  【说明】
  《行路难》,属乐府《杂曲歌辞》,本是汉代旧曲,晋人袁山松曾改
其音调,制成新词。现在汉和晋的歌辞都不传。据郭茂倩引《乐府解题》
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拟行路难》是鲍照根据乐府古题创作的。诗共十八首(或作十九首),并
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表达对封建门阀统治的愤慨不平,和
离别相思、宦途失意的感情。
  其一,这首诗主要是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想要排除一切忧愁,
及时行乐,思想比较消极。诗人通过赠送可以解忧的美酒、雕琴来劝人解
忧,通篇不说自己,实际上是在借劝慰别人的话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
情感。词藻丰富华丽,音韵优美和谐,艺术上很有特色。
  其二,这是《拟行路难》原诗的第三首。诗的内容,据余冠英《汉魏
六朝诗选》说:“诗中所咏的女子似是小家碧玉,嫁在富贵人家,但不忘
旧日的情人。‘云间’、‘野中’和‘别鹤’、‘双凫’的比较,就是今
和昔的比较。《古诗·西北有高楼》所写楼上弦歌女子,有人猜测就是梁
冀西第中的婢妾,这诗椒阁上的金兰,大约也是同样遭遇的人。《宋书》
说南郡王义宣后房千余,和汉时梁冀正不相上下。当时被豪贵之家当笼鸟
养着的女子正不知有多少。这诗如非别有寄托,很可能就是为这类的女子
诉苦。”
  这首诗,用住处、衣著的华丽和自然景物的优美,反衬女子内心的痛
苦、遭遇的不幸。最后以双凫、别鹤为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爱情生活
的向往。
  其三,这首诗是原诗的第四首。诗人以往平地上倒水,水向不同方向
流散,来比喻人生贵贱穷达不齐。诗中充满了一种不敢申诉的内心痛苦,
欲以“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自宽,又以饮酒高歌自遣,但却都不
能排除自己的愁苦。诗的具体所指不清楚,余冠英说:“从‘吞声’‘踯
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微的事。”
  其四,这首诗是《拟行路难》的第六首。主要是抒发诗人在门阀制度
的压抑下,有志不能遂的愤慨,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耿直倔强性格。在艺术
上淋漓豪迈,正象刘熙载所说的,是“慷慨任气,磊落使才”(《艺概》)
之作。而“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描写,则自然朴素,富有生活气
息。



〔鲍照〕赠傅都曹别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说明】
  这是一首赠别诗。都曹,是都官尚书所领的曹官。傅都曹的名字和事
迹不详。闻人谈《古诗选笺》说是傅亮。 按:傅亮,字季友,官至散骑
侍郎,不曾为都曹。且亮卒于元嘉三年,时作者才十三、四岁,不应作此
诗。
  这首诗通篇以鸿雁为喻,主要表达对朋友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前四句
追述以前的相遇和友好情谊;中四句叙述当前的分手和惜别之情;后四句
预想离别后自己的孤单寂寞。层次非常齐整、清楚。



〔鲍照〕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说明】
  这首诗是写在秋末冬初离家从军远行,自后渚出发后的情况。后渚,
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外江上。诗人通过对于一路所见自然景物的描
写,抒发了自己留恋家乡和倦于行役的心情。诗中那种荒寒的自然景物和
人的愁惨情绪结合得极其自然。



〔鲍照〕咏史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说明】
  这首诗名为咏史,实际上是反映现实。它写都市中聚满了靠明经而出
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揭露了他们的矜财逐利、奢靡豪华,又赞
扬了安贫乐道的严君平,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官贵人的憎恶和自己高洁
耿介的性格。
  诗的前面,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侈,只有最后二句才写到君平的寂
寞,使两种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首诗上承左思,下启陈子昂、李白,
在文学史上很值得重视。



〔鲍照〕拟古(选四首)

其一

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
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壁贶,耻受聊城功。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始愿力不及,安知今所终!

其二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其三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其四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说明】
  摹拟古人的作品叫拟古。鲍照的《拟古》诗共八首。
  这里的其一,选的是原诗第二首。这首诗主要是仿效阮籍的《咏怀》
(“昔时十四五”)和左思的《咏史》(“弱冠弄柔翰”)。
  诗的中心思想是叙述个人的志愿和夙愿不遂的慨叹。前半部写自己的
才能和理想:少年时熟读诗、书,能写文章,结识显贵,漫游京城。不但
看过很多名人论著,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善于论辩,知识渊博。
他希望建功立业,然后象庄子、鲁仲连那样不受财货、官爵。后半部写到
了晚年不得已而弃文从武,感伤自己早年志愿的不得实现,又忧虑今后的
命运。看来诗人是对当时重武轻文的风气有所批判,流露了一种对个人遭
遇不满的情绪。
  其二,本篇是《拟古》原诗的第三首。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
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幽并少年驰骋捷疾、技艺精妙的描写,及对其爱国精
神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立功的政治理想。诗中善用典故,如“石
梁”“惊雀”二句,利用古人古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射者膂力之大和技术
之精。陈祚明说:“如此使事,是以我运古者”(《采菽堂古诗选》),正
是肯定了诗人能用典故为自己的抒情达意服务。
  其三,这是《拟古》诗的第六首。这首诗主要写自己贫困辛劳的生活
和壮志不酬的感慨。由于诗人出身低微,早年也有过“垦畛剿芿,牧鸡圈
豕,以给征赋”(《侍郎报满辞閤疏》)的经历,所以能通过亲身的感受,
在诗中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这是诗人有意摹仿
汉魏古诗之作,所以诗风比较古朴。
  其四,这一首描述暮年散淡,游冶于山川的感受,后面是对世事沧桑
的凄凉作了一番感叹。



〔鲍照〕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