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变史话24—2 张弘策连连点头称是,对萧衍的智谋深为佩服。 果然不出萧衍所料,刘山阳到江安(今湖北公安)后,听到了萧衍与萧颖胄合谋的传言后,心生疑窦,就不再前进了。萧颖胄闻讯大惧,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召集众僚佐商议对策。 西中郎城局参军席阐文说:“萧雍州(指萧衍)蓄养士马,非只一日。江陵人素来畏惧襄阳人,又众寡不敌,与其相抗,必败无疑。即使侥幸取胜,将来也势必不为朝廷所容。不如杀掉刘山阳,与雍州共同起事,拥立新天子以号令诸侯。这样,则可建一代霸业,立不世之功。刘山阳在江岸逗留不进,是因为对我们有所怀疑。如果斩杀王天虎,函送其手,刘山阳便不会怀疑我们。等到他来到江陵,再设计杀掉他,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咨议参军柳忱也劝萧颖胄说:“主上昏庸残暴,京城百官人人自危。我们有幸远在外藩,所以才能苟延今日。如今朝廷命令我们讨伐雍州,是想借机削弱我们。当 萧颖达也劝萧颖胄接受席阐文的意见。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萧颖胄打定主意,决心跟随萧衍起事。 第二天早晨,萧颖胄召来王天虎,对他说:“我要起兵响应萧雍州,但有一事未曾办妥,将军能否帮忙?” 王天虎道:“不知明公所为何事,天虎自当效力!” 萧颖胄道:“欲借将军人头一用!” 王天虎闻言大惊,忙道:“天虎何罪,当受斧钺之诛?” 萧颖胄道:“我也知将军无罪,但前些日子萧雍州差将军前来,以空函授我,致使人们纷纷传言,说我和将军必有密谋,刘山阳亦因此逗留不前。当年荆轲刺秦王,曾借秦国叛将樊于期之首以诈秦王。如今我彷徨无计,只好因袭此计,借将军之首以诈刘山阳。将军身死之后,我与萧雍州当厚待将军家眷,以慰将军在天之灵。” 于是,不由分说,喝令将王天虎推出斩首。然后,派人将王天虎首级送给刘山阳。 可怜王天虎对萧衍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的阴谋之中,让他如何能够瞑目?孤魂飘荡,何处为家?政治是如此残酷,如此无情,其间充满了奸诈和欺骗。难怪有人说:心善的人是从事不了政治的。信然! 杀掉王天虎后,萧颖胄又下令招募丁壮,征发百姓物资,声言起兵进攻襄阳。 刘山阳得到王天虎首级,又听说萧颖胄要发兵进攻襄阳,便不再迟疑,继续向江陵进发。 十一月十八日,刘山阳率军抵达江津(古镇戍名,故址在今湖北沙市南长江中沙洲上)。把部队安顿下来后,他单车白服,率随从数十人前往江陵拜谒萧颖胄。萧颖胄事前得到消息,派部将刘孝庆等伏兵城内。刘山阳入城,伏兵突发,将其斩首于车内。 刘山阳死后,余众在军中副帅李元履的率领下投降了萧颖胄。 次日,萧颖胄奉南康王萧宝融起兵,宣布全城戒严,同时大赦囚犯,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萧宝融宣布以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专事征伐;以萧颖胄为都督行留诸军事,留守荆州。 萧衍在积极准备进兵的同时,又发布檄文,声讨萧宝卷及其左右嬖悻的罪行,号召各地起兵响应自己。 听到萧衍起兵的消息,竟陵太守曹景宗、雍州长史王茂、上雍太守韦睿、汮口戍副冯道根、华山太守康绚,梁、南秦二州刺史柳倓等都率众响应。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萧衍得力的战将。 萧衍见举兵只数日,便有数路兵马前来投奔,心中大喜。于是,决定在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南岸设立新野郡,以安顿新附各军。连日来,他日夜操练兵马,为出师东下做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