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逍遥读素书(12)|与“神”对话

 林小霖 2018-01-10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素书》遵义章第五。上一篇解释了“遵义章”,“义,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也解释了这一章内容之所以产生原因之一,民族心理的来源基础。

“以明示下者暗。”

宋张商英注:“圣贤之道,内明外晦。惟,不足于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暗也。”

南怀瑾先生是这样注释的:“水太清无鱼,人太明无福。故明之者必也明于内,而憨于外。”他举了一个例子,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被誉为“法家先驱”,“春秋第一相”“圣人之师”的齐相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

中国人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一种莫逆于心的君子之交。管仲生病了,齐桓公认为鲍叔牙可以接替他的位子,成为齐国之相。管仲却说不可以。于是易牙就跑去告诉鲍叔牙这件事。(易牙这个人,非常善于烹饪,被奉为后世厨师的祖师,“厨神”。他与齐桓公有一段“烹子献糜”的著名的反人类的谄媚故事。)

易牙对鲍叔牙说,管仲的相位,还是你举荐的呢,现在他病了,居然对国君说你不适合为政,我为你感到不平哦。鲍叔牙笑道,我如果为政,就没有你这种人的容身之处了。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列子》)。鲍叔牙也知道,管仲是出于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过于明察秋毫,不能容人,不适合需要燮理朝政,权衡机枢的相位。

孔子与弟子们有一次登山,远远看见一条白线向着城门而去,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有颜回目力所及,看得清楚,说那是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在飞奔,因为疾驰,所以远看就连成了一线。

孔子却忧虑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只恐颜回命不久长啊。

上一章已经说过,在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的家国制度里,人际关系变成软实力的第一要件。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更看重座次,礼节,人事……

我们习惯了要隐藏锋芒,藏拙,是我们比较赞许的智慧。不仅在外的要求是如此,对内在也是一样,,“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德经》),《列子》甚至把一种光华敛尽的“面如湿灰”的状态,视为成仙的象征。

但是,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正如《素书》始终贯穿的阴阳哲学,与“以明示下者暗”相对的,就是“有过不知者蔽。”

历史包含着过往所有的苦难和教训。然而历史,是过去。

如果把“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简单理解成一种乡愿,一种市侩哲学,就误解了说这句名言的郑燮。我们看到他写兰画竹图瘦石的“三绝”,看到他的诗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衙斋卧听潇潇竹,遗是民间疾苦声。”,就能触摸到这个“扬州八怪”的另一种精神风骨,就能明白他为什么要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难得糊涂,是有底线的。这里面蕴涵着一种自省和可贵的对他者的同理心,也蕴含着一种坚韧和明澈。

否则,不该糊涂处糊涂,不该糊涂时糊涂,而且一直坚持糊涂,那就不是“难得糊涂”,而是“容易昏聩”了。

我们在审美上喜欢借物喻人,把某种喜欢的品质寄托在自然界的花树上。

比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就与《诗经.淇奥》一脉相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比喻人的君子精神即要温其如玉,又要如《庄子·知北游》:“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一样,经过各种艰难困苦,有骨如铜,澡雪而立。

有种说法说中国无信仰,神又最多。

严格意义上来说,儒教并不是一种宗教,释教本来由外传入,道教注重内在的逍遥游。民间的神祗们,大大小小实用为主,门口有门神,厨房有灶王,就连床头都有床公床婆。

到了后世越发展越多,动物神“狐、黄、白、柳、灰”,就连花妖柳怪,桌子板凳都能“年老成精”。

《水浒全传》中,“四大寇”之一,据淮西为王,拥八座军州八十六县之地的王庆,还奇怪地被家里作怪的“板凳精”闪了腰……

中间多少神神鬼鬼稀奇古怪,一边反映出实用经济型的某种民族心理,一边也反映出一种“活久见”幽默式的开朗乐观。

同时也映射出“家天下”社会的重视家族生活和与之相关的一切东西。最早的规模祭祀活动,斋戒沐浴,就是以父权为代表,以家庭为单位,对上天进行一种沟通。

所以,包括《素书》在内的许多智慧经典,都更立足于个人。

要求不可谓不高。

“有过不知者蔽。”明于人不能黯于己。南老进一步注释说,有过不知之谓蔽,知而不改之谓愎。

就是自己有错不知,那是自欺,知而不改,更加错上加错,刚愎自用。

如果一直是不了解自己,乌鸦落到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那么好,“迷而不返者惑”。迷途不返,情执严重,越描越黑,一路惑到底。

第五章后面的若干列举,都是对前三句的细则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