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zqs.blog.163.com 2008-04-29 15:44
记楚雄福塔
郑千山
楚雄旧称威楚,旧志中谓“爨酋威楚筑城,峨碌赕居之”,历史久远,但楚雄历代缺水,而龙川江周围却又水患不断,这可见于诸志记载。昔由昆明进楚雄城所经之小河口之巅,有塔一座,名曰“锁水塔”,塔建于明代,后因地震倾圮,16日O年重建。疏湮溉旱,祈水避灾,其寓意是非常明显的。
锁水塔已立数百年.久而久之,塔本身也成为了楚雄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成为了楚雄的一个象征。上世纪60年代,因种种原因,锁水塔被毁,正如杭州西湖边倒了雷峰塔就缺了“雷峰夕照”一样,楚雄锁水塔的颓圮,也令楚雄少了一道动人的景致。
三年前的春节,几个楚雄的老文化人凑在一起论起了这件事,纷纷说塔应该重修,“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重现楚雄一个文化景观。几个人论罢就倾囊捐款,为社会捐资重修该塔凑起了“第一桶金”。这几位文化人中,有一位是张毓吉先生,有一位是杨成彪先生。
新塔定名为福塔,这当然比起古塔原名来,内涵深了很多。经过集资、选址、资料收集等各项工作,集思广益,博采众长,2002年3月29日,福塔正式开始培土奠基,破土动工,两年过去,一座总高59米的九层高塔已宛然屹立于楚雄小河口山之巅,有楚雄州政协主席杨成彪先生撰《楚雄福塔记》一文记其事曰:
威楚雄州,地处滇中,扼踞枢要。磅礴乌蒙虎卧东部,巍峨哀牢龙盘西南,百草岭鹤立西北,金沙滚滚东去,元江奔腾南流,山灵水旺,气势鼎盛,真乃天地造化之大观也。上苍孕育生灵于三山二水之间,亿八千万年禄丰恐龙长于兹,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于斯,故而威楚名声远播,雄韵之音广传。州府鹿城,为省垣门户,持有一金鹿衔仙草拯救黎民于瘟疫而得名,已千六百年历史,历尽沧桑,景致变迁,而今秀丽玲珑,但惜祉民古塔已圮。邑人有识之士聚谋重建,以扬威楚雄韵之名,以显生灵源地之气,定名曰福塔。福者,祯禄寿禧也,人之所欲,众之所期,历代尊卑显微无不求之。损人谋福为恶,以诚求福为善,为民造福为贵,乃世之大德,亦福塔之大意也。州政协倡议捐资承建,倡书既出,应者蜂起,人无分官民老少,地不拒东西南北,慷慨解囊,泉涌盈河,实乃东风骀荡,民心所向,众望所归。遂于壬午甲辰奠基。历时三载,于甲申乙亥告竣。福塔屹立东山之巅,紫气东来,福星高照,必惠泽祈者所盼。
我是今年4月底到楚雄开会时抽空去看福塔的,姚家发先生带我去的。从蜿蜒的小巷小径上得山去,鹿城楚雄风景一时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高楼证明楚雄的一种发展,明朗的天空映现着一种明朗的心情。登福塔,拾级而上,福文化的气息熏沐四周,百福字装饰的木雕门窗、扶手、栏杆,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案之红岩浮雕的墙面以及有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清宣宗等手书“福”字的大型雕刻等等;无不显示出策划者与建造者独运的匠心,这福塔可谓福文化的集大成者,足所至处,目所及处,“福”的内涵以各种具象抚摸你,撞击你,开启你的思维——
福是什么?为什么上至皇帝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孜孜以求?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寓意颇深的问题。一般来说,福是福报,丰衣足食,锦衣豪车,自然是福,但安然享之,沉溺于斯,这样的“福”也许会走向反面。心安是福,“吃亏是福”,“知足是福”,“清廉是福”……民间对于“福”的界定,有时是反向思维的结果,充满了神秘的辩证法。清净、平等、健康、快乐,这是真正的“福”;有福报,有智慧,这人生的两足,两足皆尊,就不是跛足的人生,这是真正的“福”;有自利、有利他,自己幸福,他人也幸福,你将拥有宽广的心灵,“大海是广阔的,比大海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语),这是真正的“福”……
我站立于福塔之巅,想到了很多,我发觉远远近近的风景都灵动起来,延绵的山峰,新旧交融的城市,还有在这中间行走的人们……登高能有这许多,我们“何防选胜登临”呢?
楚雄我去过很多次,这次登临福塔也是机缘所至,楚雄人王浩芳先生极力推介我登福塔,并“属予作文以记之,这里要特别感谢他的热心。只可惜福塔最早的倡建者之一张毓吉先生已于前年遽归道山,不能再面临謦颏,殊觉遗憾。福塔宛然矗立,建塔缘由已有成彪先生佳构在兹,无复我再赘言,只是欣闻福塔既成,福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这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良策,这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谨以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