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孙武
2018-01-10 | 阅:  转:  |  分享 
  
一、出身贵族,避难吴国



孙武字长卿,又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他是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其生卒年月不可考,大致与孔丘同时。孙武主要活动在吴王阖庐和夫差的前期。

不过,有关他在夫差前期的一些情况,史书记载极为简略。

孙氏的祖先,是陈国的公族,本姓沩(女为)。

公元前705年,陈厉公的夫人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完。公子完问世的时候,正逢周天子的太史因路过陈国。陈厉公得了儿子,有了后嗣,心中极为欢喜,就请这位善知天命的太史,给自己的儿子算了一卦,看看这孩子将来的命运如何。周太史见陈厉公正在兴头上,扫兴的话当然一句也不能讲,好听的话也不宜说过了头,便模棱两可地解释卦辞说:“恭喜陈侯,此卦大吉。贵公子将来是要做国君的。不是在陈国,就是在别国;不是他本身,就是他的子孙。”陈厉公听了这种两头堵的话,居然十分高兴。周太史的胡说博得了主人的满意,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酒席以后,就回京复命去了。这位被周太史预言为前途远大的公子完,就是孙武的直系远祖。

公子完本人并没有当上国君,只是做了大夫。公元前672年,陈宣公最宠幸的一个美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款。母亲专宠,孩儿自然吃香。陈宣公禁不住美人的蛊惑,决心废了太子卸寇,另立襁褓中的公子款为君位继承人。废嫡立庶是当时的礼法所不容许的。弄的不好,回引起众怒,遭到责难甚至讨伐。因此,事情

必须办得八面玲珑,让旁观者看去合情合礼方为上策。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陈宣公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太子加上了一个风流罪过,处死了事。

当时的刑法极为严酷,一人犯罪,往往要株连三族,甚至对一般亲朋也不放过。公子完同太子从小就是好朋友。长大以后,两人更是要好,手足之情,更为深切。太子被害,公子完心中胆寒。他预感自己难以逃脱厄运,心里盘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远走高飞,另谋生路。于是,他就携家带口,逃到齐国去了。这时正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当国的第十四个年头。

齐桓公得知公子完年轻有为,就想拜他为卿士。对于这件事,公子完却另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逃难的人,寄人篱下,骤然得到高位,难免会遭人妒忌,便婉言辞谢说:“君王赦我在陈之罪,恩准我在这清明的国度安居乐业,我于愿己足,不敢再忝居上位,损辱君命。”齐桓公见他情辞恳切,不好勉强,又改任他为工正。负责管理百工之事。

公子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沩改姓田。这样他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以后,田氏家族越来越兴旺,地位也越来越显赫。田完的后代不少人身居大夫要职,田氏成了齐国后起的一大家族。

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颇有勇力,深得齐庄公的信任。齐景公时,田无宇的一个儿子田书,做了大夫。他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吕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有被成为孙书。孙的儿子孙冯,做了齐卿。这个齐卿孙冯,就是大军事家孙武的父亲。

孙武生活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抒。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家大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家大族的矛盾,四家大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越演越烈。当田、鲍等四家大族阴谋作乱时,田氏的支属孙氏,担心田氏宗族一旦失势,会殃及自己,便离开齐国,投奔吴国去了。

前言返回下一章
献花(0)
+1
(本文系陡势横桥1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