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与宝鸡有关的成语典故(二)

 songsgt 2018-01-10
“未雨绸缪” 讲的是爱惜百姓的道理
——出自  《豳风·鸱鸮》
2017.12.1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  祝嘉

    《豳风·鸱鸮》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小鸟诉说遭到鸱鸮欺凌迫害的情境,劝谏君王爱惜民力,体恤民情。这也是中国出现的寓言诗。
    全诗开篇就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意象:“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诗人以小鸟的口吻哀求:猫头鹰啊猫头鹰,你既然抓走了我的孩子,就请不要再毁坏我的巢。接着叙述小鸟是怎样修巢的,“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思是趁着天还没下雨,取点桑根,缠绕窗门。后面还提到修巢的辛苦,“予手拮据”“予口卒瘏”“予羽谯谯”“予尾翛翛”,手累得拘挛了,嘴磨得满是伤,羽毛失去光泽,尾巴羽毛稀疏。但即便这样,依然“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意思是,我的巢又高又险,在风雨中摇摆晃动,吓得我大声尖叫。后人从这首诗中提炼出两个成语,一个是“未雨绸缪”,一个是“风雨飘摇”,前者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含有褒义,后者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含有贬义。
    古代曾有学者根据《尚书·金藤》的记载推断,《豳风·鸱鸮》是周公所作,意在劝谏成王体恤民生、爱惜百姓,但也有近代学者认为《金藤》系伪作,因此并不接受和采纳《豳风·鸱鸮》作者是周公的观点。
    提到《诗经》里的寓言诗,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人作为劳苦大众的一员,将剥削自己的人比作贪婪狡诈的大老鼠。而学者则认为,《豳风·鸱鸮》是中国最早的寓言诗,因为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本是周人先祖公刘带领族人开创基业的地方,而《豳风》里的诗是《国风》最早的诗篇。受《豳风·鸱鸮》的影响,后世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寓言诗,如汉代乐府《蜨蝶行》《枯鱼过河泣》,三国曹植的《野田黄雀行》《七步诗》,唐代杜甫的《义鹘行》、韩愈的《病鸱》、柳宗元的《蚑鸟词》等,这些寓言诗的源头就是《诗经》里的《豳风·鸱鸮》。

“巧舌如簧” 骂的是阳奉阴违的奸佞
——出自  《小雅·巧言》

本报记者  陈亮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的沮丧是可以想象的。直到今天,每个人想起这句话的时候,都有感触。谁没被这样的情况伤害过?没招谁没惹谁,躺着中枪,回头一打听,说不定就是因为谁为了附和别人的猜疑,自以为很负责任地说了一大堆不负责任的话,把无辜的人民群众全撂进去了。
    能说会道本身不算缺点,甚至是技能,雄辩和演讲的感染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赖以成名成家的基本技能。然而,“巧言如簧”这个从字面上看不出贬义的成语,却被人们深恶痛绝,因为它的下一句是“颜之厚矣”,连起来就是花言巧语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成语“巧舌如簧”由《小雅·巧言》中的“巧言如簧”演化而来,这首诗说的是周幽王听信谗言,导致国家混乱。可见,出于建言献策的能说会道是正能量,而别有用心的言论,越是说得漂亮,越可怕。再引申一点,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点来解释,只要不是发自内心的,就是巧言令色。他在《论语》的批注中写道,一味说好话,无条件地欣然接受别人的观点,以此取悦别人,那么这个人就盲目膨胀了,而这样做的人,仁德也就因此丧失了。简单地说,就是无原则的吹捧,让被吹捧的人变傻,让自己变坏。由此可见,你不一定要有坏心眼儿,只要热情地无原则地去吹捧别人,就已经尽到了坏人的“义务”。“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所谓捧杀,就是这个意思吧。要是你真跟人家有仇,这样的捧杀也很不地道,胜之不武。要是你习惯见谁说谁的好话,那是要捧杀多少无辜的人啊,损人不利己,还不是坏人?
    西方人说“沉默是金”,东方人推崇“敏于行而讷于言”,如今都有点被遗忘了。仿佛不会讲话,不会讲漂亮话,就成了情商不高的表现。不过,为了品德高一些,情商不妨低一些。

忧心忡忡 为的是远隔千里的思念
——出自 《召南·草虫》

本报记者 祝嘉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经》也有大量描绘爱情的篇目,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周南·关雎》,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王风·采葛》,比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邶风·静女》,再比如“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的《召南·草虫》。
    西周初年,文王姬昌的儿子姬奭因辅佐兄长武王姬发灭商而受封于召地(今陕西岐山西南),姬奭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姬发死后,成王姬诵继位,召公与周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陕以西由召公主政,陕以东由周公主政。召南,就是指自陕以西的地方,《诗经》里《召南》的十四首诗大多产生于此,而内容也以婚姻嫁娶、思妇征夫、劳动打猎为主。
    《草虫》为《召南》的第三篇,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她的丈夫出门在外长期不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换,她的思念越发深切和强烈。全诗共三章,每章都描述了“未见君子”的心情,从“忧心忡忡”“忧心惙惙”到“我心伤悲”,同时又分别作出假设:“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意思是,如果能见到丈夫,那么我就放心了、高兴了、平静了。成语“忧心忡忡”就出自本诗,意思是因忧虑担心而不安的样子,《诗经》经常使用叠词,“忡忡”用在这里,既增添了感情色彩,又增加了朗读韵味。
    《诗经》里不仅有“忧心忡忡”,还有“忧心有忡”,后者出自《邶风·击鼓》。与《召南·草虫》中的“忧心忡忡”相似,《邶风·击鼓》中的“忧心有忡”表达的也是一种思念之情,不过不是妻子牵挂丈夫,而是长期在外远征的丈夫怀恋妻子,诗中提到“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字面翻译为“不让我回,忧心忡忡”,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是,诗人困于战场不能归乡,思念妻子内心忧愁。

“高高在上” 说的是鞠躬尽瘁的忠诚
——出自  《周颂·敬之》

本报记者  陈亮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是《周颂·敬之》的诗句。字这么生僻,啥意思?这首诗是周成王写的,全文的意思是告诫自己和群臣,天理昭彰,明察秋毫,我们这些人干国家的事,丝毫不敢懈怠。而这一句的意思是,高高在上的上天,紧紧盯着我们大家是忠是奸,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高在上”变成了脱离群众、不问疾苦的代名词,这和以前那个“紧紧盯着”的“高高在上”判若两人。是“高高在上”久了,盯得太辛苦了,也该歇歇了吗?不是,是搞错了“高高在上”的应该是谁,自己“高高在上”了。
    周成王讲的“高高在上”,是指监督着自己和群臣的上天,为了不辜负上天交付的重任,所以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显示美好的品德。给谁显示?给上天啊。那怎么才算上天认可了你的美好品德呢?上天又不说话。那就是国泰民安。这里的“高高在上”,实际上体现的是周文王以来,一脉相承的“敬天保民”的思想——谁的道德品质得到天下人的称颂,谁就会得到上天的庇护,有资格统御万民。所以,“高高在上”是在监督之下的一种谦恭勤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虽然上天只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受命于天”的托词,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统治阶级勤政爱民的提醒。可惜这个提醒很快被后来的君王曲解了,认为自己可以代表上天“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就发生了“烽火戏诸侯”之类的荒唐事。
    更荒唐的是,还会有一些根本不咋地的人,不敬业,不学习,不努力,不进取,却迷恋“高高在上”的感觉,当然,是自我感觉,虽然管的事不大,但社会危害不小。往小里说,拿腔拿调装模作样,招人厌烦;往大里说,自我膨胀傲慢懈怠,因私废公。而这样的人,往往不明白自己的姿态可笑,反以为是风度。
    《诗经》之所以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就是因为它不仅有“关关雎鸠”的浪漫,更有“高高在上”的告诫——“高高在上”,是要把自己放在下面,以恭敬心,做忠诚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