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进口配件国产化的难度

 反恐精英秃鹫 2018-01-10

——与热血旁观客谈话录(4)

    

  李:看来进口配件国产化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企业也确实没有开展多少这方面的工作。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热血:我曾看过你写的关于进口配件的那几篇东西,反映的也确实是企业现状。之所以没有引起热烈反响,我认为不是大家没有意识到长期依赖进口配件的隐患,关键是缺乏一套可行的操作机制,因为这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或者说是体制问题,而技术问题虽说是制约因素,但并不是最主要问题。

    

  李:您这个观点很新颖!我一直认为技术是进口配件国产化的最大障碍。

    

  热血:表面上看,技术确实国产化的最大障碍,但只要稍加探究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李:按您的意思,技术障碍不是个大问题?

    

  热血:对,所谓技术难度只是一个掩盖实质的托词而已。我给你从几方面分析分析。我们常说的进口配件国产化的难度,主要有三个:零件材料不行、加工精度不够、图纸或测绘困难。其实这三个原因都是站不住脚的,对绝大多数进口配件而言,极少数进口配件例外。

    

  首先说材料的问题。基础材料薄弱确实是我国的弱项,但也并不是差距大的不可逾越。你想啊,我国连载人航天、洲际导弹这样的顶尖高科技都能造出来,材料不过关能行吗?!尤其是,对绝大多数进口配件而言,其材料都是常见常用材料,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多少高科技含量——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材料配件,人家一定会严格控制,怎么会轻易给我们呢?我们国家的材料专家们也不是干吃饭的吧?能不担心技术泄密么?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说,除极个别零件外,说材料是制约配件国产化的主要因素,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再说加工精度,也是一个伪命题。除去非常复杂的零件,需要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外,一般零部件的配合精度没有多精密,都是常用的配合公差,一般加工机床都能做到。何况我国的机床精度还是比较可以的,只是自动化方面差些,日韩等国每年采购很多中国的机床,加以自动化改造后,卖给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如果机械加工精度很差的话,人家能买吗?所以说,这个所谓精度问题,也不是影响进口配件大量国产化的真正理由。

    

  还有零部件的图纸和测绘,更不应该成为不能克服的困难。既然存在有配件的备件,只要有心,就可以测绘出来,这是我们机械出身的最基本功力。现在很多企业的问题是,有现成的备件时不愿意测绘,等到需要测绘时发现没有完好配件可以测绘!这其实是惰性,或者说是很不负责任。

       

  李:由此说来,进口配件国产化问题,技术原因还真不是主要困难。那您怎么把它归结为利益问题、体制问题呢?

    

  热血:这是我对进口配件国产化的主要观点。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块市场前景很大很大的蛋糕,但更是一个前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的工程项目,且风险很高。因此摸索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协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可能会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谁来牵这个头?最好是行业或专业的社团组织或国家相关部门,所以它又是一个机制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