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图全手绘,这个老师太牛了

 全科医师LHG 2018-01-10

学医的朋友应该都体会过上学时背解剖课本的痛苦,总是会背了这边,又忘了那边……


让人不得不感叹,人体解剖构造真复杂!


然而,台湾有位解剖老师却敢于直面这「复杂」,因为他上课不是通过讲解,而是——手绘!


这位老师是如何手绘解剖图的呢?大家先来感受一下:


一支笔,一张纸,就能画出人体的每一块骨头,关键还栩栩如生。



他上课时的板书同样令人惊艳。



手绘的心脏堪比教科书。



手绘的牙齿是这样的。



手绘的眼睛是这样的。



下面的椎体节段从左到右依次是 C7(第 7 颈椎) / T7(第 7 胸椎) / L1 (第1腰椎),你能辨认出吗?

看过这些后,笔者完全被这位老师的精湛画工所折服,这些手绘图不仅真实,还颇具艺术气息!


此时,可能有朋友会想,这老师不去搞艺术太可惜了吧。


其实,人家还真是搞艺术的。




搞艺术的解剖老师

老师名叫钟全斌,80 后,本职是设计师。曾在台湾一所大学教设计课。


去年,他为学生画骨骼的录像被人上传到网上,因其手画的人体骨骼图堪称完美而走红,被称为「手绘骨骼画师」。


作画的钟老师


不久后,他便受邀到厦门医学院基础医学部解剖室任教,为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上「人体形态素描」课。


课上的钟老师


当然,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他不满足于只在黑板上作画。就在不久前,他获得了堪称设计界「奥斯卡」的最佳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


据说全世界八千余件作品参赛,仅 61 件获奖。钟全斌在设计方面的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钟老师自信挺拔的侧身


然而,一边是医学院的老师,一边是设计大奖的获得者,一个要求严谨细致,一个崇尚浪漫自由,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竟集中于一人的身上。不禁令人怀疑,钟全斌是否真的喜欢当一名解剖老师?繁复的人体构造图,又是否真的需要手绘出来?


事实上,作为一名医学院的老师,钟全斌不仅热爱这份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他所秉持的教学理念也很独特。




独特的教学理念

关于手绘解剖图的意义,钟全斌表示,之所以要将解剖图手绘出来,是希望学生透过人体素描描绘,将人体各个结构的知识点内化成为长期记忆,而不是「大一学了到大四就忘了」。


同时,他不是只把「成像」发给学生,而是带着学生画。他自己在黑板上用粉笔一边讲解一边画,学生在笔记本上跟着画。


关于这一点,他解释道,画画是观察和描绘过程,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事物有 100 个特征,你能截取多少到脑海中然后画出来,这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最有利于长期记忆。


比如,如果对人体骨骼比例,肌肉分布位置不理解,画出来就会感觉「不太对劲」。


课上的钟老师


再比如,如果不能掌握上手臂肱骨、下手臂尺桡骨、大腿股骨、小腿胫腓骨等的骨骼比例,便不能准确画出该结构的长度;


如果不了解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胸锁乳突肌等肌肉的起止点、分布位置,便不能描绘出其体表相对应的阴影暗部。


课上的钟老师


除了坚持手绘教学外,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他在手绘时,还经常穿插风趣的介绍。


如画到寰椎,即第一颈椎时,他会告诉学生寰椎的英文「Atlas」取自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神阿特拉斯,传说他背负着地球,就像颈椎顶着脑袋一样……


课上的钟老师




学生也很受用

最初一些学生很绝望。他们说,我就是因为不会画画才来读医的,没想到读医后还要画画……


钟全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绘画不需要天分,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练习就可以了。


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们的反应也从开始的惧怕到欣然接受,后来甚至会抢着上他的课,以至于钟全斌的课堂堂爆满。


在钟全斌的坚持下,学生们收获了不斐的成绩,下面的手绘图就出自他学生之手。

钟老师学生的手绘图


看到学生的成绩,就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这,也是最让钟全斌高兴的,对一名老师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真的收获知识更欣慰的呢?(责任编辑:杨媛)


参考来源:厦门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