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国自然基金指南解读:这三年指南里的大变和小变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肥牛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就在前两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最新的2018年国自然申请指南。本着知识共享、助人为乐的精神,老谈给各位科研er带来了情意满满的指南解读。

在对比16、17、18三年的指南后,会发现:2018年的指南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保持了整体上的稳定性。所以,对于指南中的共性部分,就蜻蜓点水带一下,而对于18年指南中的独特之处,则给大家重点讲解。

申请条件

【申请条件】这一部分,这三年来变化甚微,我们简单地提一些重要内容。

1. 申请人应该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从事其他基础研究的经历。说白了,就是希望申请人要有文章有课题。然而,很多科研小白既没有文章也没有课题,想“空手套白狼”难度很高,至少也要在标书中体现出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2. 申请人应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职务或者是有博士学位。不难看出,申请门槛已经被拉的很高了。但是呢,不符合条件的也不要方,这地方还是留了个缺口的:如果既不满足高级职称,又不是博士学位的话,则需要有两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的推荐。

3.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全职研究生。如果是在职研究生,是可以申请项目的,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导师必须同意;2)必须说明申请的项目和学位论文之间的关系;3)必须要通过受聘单位作为申请人。

这第三个条件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如果你在A单位有一个职位,在B单位攻读学位,那么你只能以A单位,也就是你的受评单位作为申请人,而不可以挂靠到B单位。

虽然全职研究生没有资格申请,但作为博士后人员,指南是明确允许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地区基金的,但在申请时必须提供依托单位的书面承诺,保证在项目资助期内在站工作或者出站后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4. 合作研究单位不能超过两家。那什么是合作研究单位?申请人所在的单位叫依托单位,在主要参与者当中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不论老师还是研究生),那么他们所在的单位就是合作研究单位。

5. 在申请人条件这一栏,出现了一个18年指南独有的特点,就是无纸化申请试点。不过无纸化申请试点现在仅局限于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但可推断,离无纸化申请的全面铺开不会远了。

科研诚信

【科研诚信】这一部分,特别特别特别重要。要知道,在17年及之前的指南当中,科研诚信问题只是作为申请须知的第五部分【特别提醒】,但在18年指南当中是专门开辟出一整个章节来进行说明。可见,基金委已经把科研诚信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背后的原因,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这个章节中,有几点是特别需要大家关注的。

1. 申请人及参与者应当如实规范填写个人履历,严禁伪造或篡改相关信息。

2. 申请人及参与者在填写论文专利和奖励等研究成果时,应当严格按照申请书撰写提纲的要求,规范列出研究成果的所有作者署名(注意是所有作者署名),准确标注,不得篡改作者顺序,不得虚假标注第一或者通讯作者。

关于第二点,想跟大家分享一次老谈的亲身经历。老谈在为老板批改基金时,遇到一位作者A,他有一篇优秀的文章,这篇文章列出了6个作者,而A排第六位,算得上通讯作者,老谈内心还挺佩服。

但后来随手一搜,发现那篇优秀的文章其实有二十几个作者,但这个作者A并没有全部列出来或标注“etc”。不管是粗心还是有意为之,在这里,老谈想奉劝大家:第一,一定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第二,如果有这样的小心思,赶紧放弃。

3. 申请人及参与者应严格遵循科学界公认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不得使用存在伪造、篡改、抄袭剽窃、委托“第三方”代写或代投以及同行评议造假等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申请科学基金项目。这句话只出现在18年指南当中,背景大家都懂的,所以还请予以注意。

预算编报

1. 项目申请人只编报直接费用预算,间接费用按依托单位单独核定。这项政策已执行多年,不多说。

2. 直接费用分为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18年指南指出:差旅费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而其他的直接费用在各个科目之间的比例是没有限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希望大家在制定预算时,一定要咨询科研处,按照科研处的要求来执行。

合作研究

对于有些项目而言,除了依托单位,还会有合作研究单位。

1. 合作研究双方应该在计划书提交之前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或合同),合作研究协议(或合同)无需提交,留在依托单位存档备查。

2. 合作研究的双方还应该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制预算(简称分预算),分预算也是不需要提交的,留在依托单位存档备查

虽然这种合作研究协议和分预算不需要提交,但是它们需要留在依托单位存档备查。这两份材料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限项申请

1. 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后,暂停面上项目申请一年。但这项限项规定只应用于面上项目,而青年基金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2. 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正高和副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合计为三项。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还是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合计只有三项。

还要强调一点,就是申请的时候也是会被限项的。举个例子,你身为高级职称人员,已作为主要负责人拿到两项国自然基金了,然后你又作为主要负责人再次申请,那在申请过程中这一项也是被记入限项的。

大家都知道,国自然基金一般是每年3月份递交,8月份出结果,那么3月到8月期间,你并不知道申请的项目能否获得批准。所以换而言之,在3月到8月,如果国自然基金又出了其他项目可以申请,你就没有资格再去申报了。等到8月份评审结果出来,如果中标,你的项目总数就是三项,那你肯定被限项了;如果没中,你的项目总数是两项,那8月份之后你又重新具备了申请其他国自然基金项目的资格。

3. 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是一项。 与上一点相类似的,不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在申请过程中也被限项。但有一点不同,就是没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那项目是不受限制的。如果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在申请拿到项目之后,在资助期间晋升为高级职称了,那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是计入限项的,但作为参与者的项目是不计入限项的。

4. 在老谈接触到的案例中,很多中级或博后的小伙伴在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时,总喜欢拉入几个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来为自己的团队加分。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对于这些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而言,就相当于占用了一项他的研究资源;二是这种做法真的能给自己团队加分吗?不一定。

首先在进行基金评审时,考量的关键是前期工作、以前发表的论文、标书中要研究的问题、设计的研究路线等等,至于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能否给团队起到加分作用,因评审而异。

另外,对于少部分评审来讲,这种做法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为你作为一个博后或者中级人员把高级职称的人拉进来,你是不可能去指挥他们干活的,他们加入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装点团队的门面。所以大家不要把太多时间精力放在这些琐碎的小方面。

以上就是老谈给大家解读的18年指南当中的申请人条件、科研诚信、预算编报、合作研究以及限项规定。关于面上项目的其他概况,且听老谈下回讲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