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者,刘邦正印夫人是也。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鞠躬尽瘁,那么轮也轮到等了很久的吕后在政治舞台上的威风八面的表演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三大政治妇人(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之一,吕后虽然没有武则天那种在男人世界里狂称“朕即天下”的正式女皇称号,不过也只是差没有下红头文件而已,况且她还是独步天下的第一位古代女权主义者(影子皇帝般地“垂帘听政”的专利权应该归属其专利发明了吧),这个曾坚决反击刘邦废储,并成功击败皇帝老公捍卫自己儿子太子地位,还成功把自己的对手戚夫人,用韩式整容伤筋动骨砍成惊世骇俗的“人彘”造型(有“艺术想像力”也),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独揽国家大权的猛女人,当然是故事多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吕后的父亲吕公的卓越的投资才能,当初以人力、物力包括自己的如花似玉的女儿的青春作为华丽抵押入股刘邦大汉概念(或期货)公司,也终于获得了最丰厚回报。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帝国第一人皇帝,在争夺皇权承继话语权的组织博弈中,马失前蹄并干脆利落败下阵来的呢? 这个问题,当然是牵涉到了吕后和以吕后领衔的吕氏集团的可怕政治能量。 正因为巩固皇权的患得患失,最后让刘邦有了夺嫡废储的决心,也因此和首当其冲的吕氏外戚集团有了最直接的利益冲突,最终过招的结果,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他却在皇权承继争夺战中干脆利落地败下阵来,败给了自己的元配夫人,令人大跌眼镜,不胜嘘唏。 这当然是一场吸引眼球令人兴奋不已的世纪大战,也可以说是吕后以后十几年“不是帝王,胜似帝王”的垂帘听政生涯的前哨战和总预演。 关于吕后,《史记》载曰:“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也就是说吕后绝对是刘邦得天下的得力助手,至少在诛灭威胁皇权的大臣如韩信、彭越等人就是她的大手笔。 说起来,作为女人,吕后走过的革命道路,不说是一个女子,而即使是男人,都算是很悲壮很具传奇色彩的,这个二八年华就嫁给了“中年男”刘邦的传奇政治女性,不折不扣的“大叔控”,不仅一出道就为刘邦的私放役徙坐了冤枉牢,在监狱中还忍受了非人的虐待,以至于沛县监狱中有一个曾是刘邦铁哥们叫任敖(后任御史大夫)的狱卒,因看不惯欺负女人的小人,打伤了此人,从这你就知道吕后走过了怎样崎岖的革命道路,这也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也。 而吕后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为汉朝立国做过28个月的“政治人质”,也就是被项羽扣留刘邦父亲差点被烹杀的那一次,这都是她以后在官场叱咤风云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吕后不仅在政治上为刘邦作出了重大牺牲,即使是青春和夫妻生活,也几乎全在刘邦那里报废了。 吕后嫁给刘邦时不足20岁,后来刘邦举起反秦义旗总是“生活在别处”,直至“人质事件”因口灿莲花的侯公的忽悠得以圆满解决,吕后才和老公刘邦团聚,而结婚十年间,屈指算来夫妻俩相处不到三年,可谓是聚少离多,十分苦逼的乱世鸳鸯。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吕后在鸿沟议和后回到亲爱老公刘邦身边,却发现自己已经是多余的“第三者”,因为刘邦那时正腻着彭城之败后碰到的“乱世佳人”戚夫人,这是一个“一顾倾人国”的美艳舞蹈家,所以倒霉吕后“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原以为十年的魂牵梦萦会换来甜蜜重逢,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殊不知自己却盼了个透心凉,此时不到三十岁的吕后也只能泪往肚里流地当一个“留守太太”,居然元配把自己弄成了小三的尴尬境地,呜呼哀哉,这男人和政治局面一样,局局新,都是多变的主也。 所以,吕后对美艳“妖姬”、艺术家出身又很会粘人的戚夫人的嫉妒怨恨之心,当然像三月的春之油菜花一样灿烂开放,想压抑也压抑不了,原本女人之间使小性子也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后宫女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关键的是,到了后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戚夫人,居然不仅夺了皇帝宠幸的同时,还想一劳永逸地获得长宠,所以整天哭成泪人儿撺掇刘邦废了储君,也就是吕后的宝贝儿子太子刘盈,要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新储君,这就触到了吕后的政治底线,老公让你“霸占”我没话说,谁叫自己已经人老珠黄拴不住老公的心了呢,不过连我的宝贝儿子你也敢动,那就休怪老娘我不客气了,那是事关整个吕氏集团的核心利益,我的唯一指望也就是这个了,连我的红线你都敢踩过来,那么就看老娘和你谁的本事大了,是驴是马都出来溜溜吧。 总之,在政治智商基本为零、只会长袖善舞的戚夫人吹响冲锋号的那时起,围绕这废立太子的组织话语权之争就如火如荼从来没停止过,吕后是怎样寻找政治同盟军又如何最后让刘邦愿赌服输唱起悲情“鸿鹄歌”的,都像是一出不用编剧的精彩历史大剧一样激荡人心,令人血脉贲张。 你戚夫人谁不惹去惹历史第一权妇吕后,难怪最后被砍手挖眼死了都不知是什么回事,你看吕后对付足智多谋的韩信彭越的那股辣劲,就够最心狠手辣的男人夜夜做恶梦的了,你还吃了豹子胆去惹事?找死啊。
所以,刘邦的“夺命双美”吕后戚夫人的储君权之争,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因美色引起的“战争”,果然美色也是生产力也,虽然也有刘邦的政治用心。
这个世界美色无处不在,利用美色的人也无处不在,甚至于因为沉迷美色而招致亡国的也大有人在,商纣王、周幽王就是最好的榜样。美色本身没有错,只因为加了一点私心,再加上一些邪念,于是就变成了红颜祸水,得不偿失,那时美色不仅不是生产力,还是摧毁王朝政治的最佳春药和炮弹,看你如何利用它而已,没有定力的皇帝甚至于还会被烤成一片政治废墟也,国家也跟着消亡。
我相信苏妲己、褒姒也曾是清纯少女,就因为她们碰到了昏君,所以最后也被强大的政治逆流裹挟进去,身不由己地坏了名节,所以美色如政治一样也是双刃剑,就看你如何对待它和利用它了。
因为废储说到底是戚夫人利用美色蛊惑而且是刘邦有意促成而发生的。当然刘邦虽然也是有名的喜爱酒色,却是取之有道,虽然有时也会情不自禁有点沉迷,比如对戚夫人的爱就从来没有掩饰过,甚至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但是刘邦不会因为对女人的喜爱而荒废国事,这绝对不是刘邦这种开创基业的开国皇帝能犯的错误。而且,不谦虚地说,刘邦的后宫皇后妃子的素质也还是不错的,政治素质过硬的有跟刘邦挨过枪林弹雨的泼辣吕后,艺术素质过硬的当然是他最宠爱的舞蹈家戚姬戚夫人了。
当然,皇帝的后宫绝对没有平静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纷争,更加是比男人的官场政争还频繁还阴风阵阵,刘邦一生中最后的遗憾就是想换太子居然流产了,就是源于刘邦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最惨烈的后宫角逐,那就是吕后和戚姬儿子的皇储之争,这可以说是刘邦一生中胸口永远的痛,也可以算是刘邦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失败,败给了自己的亲爱老婆吕后,这个前文已经详细讲过,不再赘述。 |
|
来自: liuhuirong > 《秦漢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