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碑林

 御冬青文斋 2018-01-10
 

西安作为十六代古都,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城。刚走出火车时,迎面的明代古城墙,就已经向旅人展现出它的历史悠远。我们入住的胜利饭店就在和平门旁边,所以游览的第一站就选择在不远的西安碑林。

匾上的“碑林”二字由清朝的林则徐所题写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为保存唐朝石经而建立。唐代石经,包括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艾居晦等人书写的《开成石经》等。之所以出现《开成石经》,是因为在唐代为了防止莘莘学子传抄经书发生差错,而将经文镌刻在石碑之上,这样就可以反复印拓流传了。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收藏,西安碑林汇集了数以千计的碑石,这里包涵了浩瀚的圣儒哲人石经、古朴的秦汉文人遗风、留下了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被誉为“石质书库”。



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石台孝经》

《开成石经》中《论语》片段

碑林与西安孔庙相依相伴。西安孔庙也叫文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这座庙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历经900余年至今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传统格调。南墙上两个苍劲有力“孔庙”两字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题写。墙根下那几棵古槐据说是唐朝末年所栽种,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被称为太庙古槐。这里是繁华的闹市区中一片幽静之所,雕梁画栋式的亭台楼阁,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相互映衬,令人心旷神怡。





大夏石马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只能选看浩瀚碑文中的一小部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样几块石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土。碑文由景净(原名亚当,波斯人)撰述,记载了景教在唐时近150年的传播过程,阐述了基督(景尊)被钉十字架的道理,论证了“三一妙身”(三位一体真神)的基本教义。而景教实质是基督的一个分支流派。所谓“大秦”在汉代后期指罗马帝国,在唐代则泛指罗马帝国的东部,包括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地。也有人说,“大秦”并非指罗马帝国而是波斯帝国,我不清楚历史上的地理概念,也不深究查证了。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把我记忆中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提前了许久。


另一块给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被称为“千金帖”《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这块碑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唐代僧人怀仁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刻制而成。怀仁和尚认为“圣教序”也应由圣人来写,而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早已作古,于是他带领弟子四处寻觅,苦心搜求20余年,终于按“圣教序”的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搜集起来,镌刻成了一块千古奇碑。怀仁为求这块碑上的一个字,曾悬赏千金,故有“一字千金”的美谈。

《关帝诗竹碑》则是画中藏诗,令人回味。碑上有两竿翠竹苍劲挺拔疏密有致的丛丛竹叶似在临风摇曳簇簇竹叶组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东君”指的是曹操。据说,刘备曹操打败后关羽被俘,曹操爱才惜将所以将其营中,并请汉献帝为关羽封侯赐爵,同时金银相赠,千方百计使关羽归顺投降。关羽衷心不改仍念着刘备,他想给刘备写信,又担心被曹操发现,于是就画了这幅竹画托人捎给刘备,表达了富贵不能淫的向,这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典故的出处。

《关帝诗竹碑》

还有一块画中藏字碑也让我记忆犹新,这就是清代人马德昭所作《魁星点斗碑》,图中藏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克己复礼”“正新修身”四句古代名言。图中有一小鬼,小鬼的右边为一个“斗”字,小鬼一只脚站立在熬字头上,一只手高举着毛笔作点斗状。这里藏着“魁星点斗”和“独占鳌头”两句话的意思。魁星即文曲星,是古代读书人崇拜的星宿,据说他相貌丑陋,长得就像个小鬼,但它主宰着天下文章的兴衰和人才的选拔。他手上高举的毛笔要是点重了谁,谁就能高中状元,独占鳌头。魁星的形象本身由“克己复礼”“正修身”这两句话八个汉字组成。“克己复礼”“正修身”语出春秋时期孔子。“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的一切私欲;“复礼”就是要恢复礼制,这是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时所说。“正心”即端正心身,也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一个正人君子必须具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品德。

《魁星点斗碑》

    虽然我对书法一窍不通通过导游的引领和讲解,西安碑林仍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更加感触于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