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6 花囊

 昵称7563359 2018-01-10

凤姐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

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

----《红楼梦》第四十回


对现代人来讲,“花囊”是个很陌生的词汇。我们种花用花盆,插花用花瓶,从来没有人说过花囊是个什么器物。很巧的是,《红楼梦》里提到了一次花囊,还细致地描述了一下,说它是个“斗大”的“汝窑”,插了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红楼梦》素来被认为是百科全书般的存在,可惜小说毕竟是小说,作者为了描写名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凭空想象了一些夸大其辞的事物。现实中显然是没有什么“斗大的汝窑花囊”的,但它的出现一定有真实的原型。那么花囊到底是什么器物呢?


明人高濂写过一本《遵生八笺》,里面提到了定窑的花囊、酒囊:


更有坐墩式雅花囊,圆腹口坦如橐盘,中孔径二寸许,用插多花。酒囊圆腹敞口,如一小碟,光浅,中穿一孔,用以劝酒。


《遵生八笺》是一本主要写养生的书。里面除了记载了一些炼丹养生修仙的法门,还有一部分典型的晚明文人才能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八笺中的《燕闲清赏笺》。在这一笺里,高濂展现了他文人的一面,大谈了一番书画、音乐、古器物、香道、花道等晚明文人最喜欢的雅事。


可惜文字终究是文字,描述一件器物,远不如图片来得直观。看着他说的圆腹、像盘子一样的敞口、中间有一孔等等特征,仿佛就是渣斗了。渣斗是酒器,这是不少人都认可的。但说它是花器,实在缺乏证据。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晚明的人把它当作花器使用,而器物烧造时的原始功能并不是如此。




一件古器物在多年后被用作其它用途,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下一期将看到很多例子。所以“八笺定窑花囊”和“红楼汝窑花囊”一样,不一定是花囊的最可靠解释。


比较可信的资料来自后来的清宫档案。清三代官窑烧造了许多花囊,档案里记载了很多类似于“xx花囊xx件”等字眼。这也让我们知道,花囊品种其实很多,大体是体积较小的文房用具,放在案头插上一团花的样子。很有趣的是,康雍乾三朝,每一朝都有一款极具代表性的花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康熙朝的花囊经典款是太白尊。清宫档案里管它叫“霁红花囊”,和现在豇豆红太白尊的名字完全不一样。整个器物呈半球形,留有一个刚好能插一束花的小口。最常见的是豇豆红和白釉两款,尤以豇豆红为多。想象一下,素雅的花插在豇豆红里,鲜艳的花插在白釉里,也是很别致了。





雍正经典款花囊,是这个三系的、有点像鱼篓的小樽。整体立体感很强,在太白尊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漂亮的系,隐隐有些永乐翠青釉罐子的影子。下半部分还有一圈突起的莲瓣。








乾隆经典款花囊,就是把雍正款再压扁一些,三系变成双系,圈足变成三个乳足,靠近底足的莲瓣纹饰变成乳丁。这一款雍正时候就有烧造,但是乾隆时期烧的最多。它的品种也非常多,大抵是仿古的汝釉、官釉、炉钧釉等等。《红楼梦》里面“汝窑花囊”的原型,最有可能就是乾隆的这款仿汝釉花囊。


清三代的这几款花囊,都是经典款。任谁看了都会认可。除了经典款以外,当然还有很多其它造型的花囊。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我们只能推测哪些可能是花囊,哪些可能不是。大体上器形小巧,腹部足够盛水,口部细小可以插花的,都可能是花囊。


此处偷个懒,就不展开发多多的图片了。咱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