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属于原作者 建筑业本身就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下面让小编举例一些大型工程事故,以示警醒: 三丰百货的悲剧 还记得《请回答1994里》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倒塌让娜静差点失去好朋友七峰,可是又有多少个“娜静”失去了他们的家人…… 事故时间: 1995.6.29 事故地点:韩国首尔市 伤亡人数:502人死亡,937人受伤 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 1995年6月29日下午6点05分,首尔市当时的地标性建筑三丰百货,在20秒内5层百货大楼层层塌陷进地下4层内,共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是韩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也是世界上建筑自行倒塌的最大伤亡事故。 这场举国震惊的灾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正值韩国经济正值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种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韩国三丰集团兴建的三丰百货店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时这座客流量巨大的豪华商场早在当年4月天花板就已经出现了裂痕,6月29日清晨,三丰百货店设施经理接到保安关于楼顶出现漏缝的通知并未作过多处理 。当天上午,顶楼的裂痕数量急剧变大,同时顶层的“春园餐厅”向设施经理报告了地板上出现了大裂缝。在此期间,董事长和其他管理层对此的唯一对策就是将顶楼的货物和商铺移至地下室。不久后三丰百货里的人发现楼体发生震动,管理人员认为是冷气机震动所致,因此关闭了顶层并关闭了冷气机,但为时已晚。土木工程专家也被邀请前来检查建筑结构。在简单的检查过后,得出的结论是,整栋建筑有垮塌的危险。但是,董事长却没有下达关闭百货大楼或进行疏散的命令,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当天的客流量非常大,董事长不想损失潜在的巨大收益。 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下午4时许,三丰百货大楼楼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但在地下室的人们和管理层对此毫不知情。下午5时,4楼的天花板下陷愈发严重,百货大楼工作人员因此封闭了这一楼层。大约5点50分,楼上又传来一声更大的巨响并伴随着“噼哩啪啦”的断裂声,大楼开始剧烈摇晃,工作人员拉响了警报,并开始疏散顾客。6点05分左右,楼顶开始垮塌,上面的楼板连同冷气机掉在了超载的第5层的地板上。而起支撑作用的承重柱,此时也开始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楼板一层一层地掉落,致使整栋建筑有一大半几乎在瞬间就全部垮塌,填满了4层的地下室,韩国曾经的标志性建筑仅仅使用了六年的时间便在20秒内夷为平地。 事故原因: 根据建筑物的安全标准计算结果,三丰百货大楼的柱子直径应该是80cm,而实际测量却发现其缩减到了60cm,中间的钢筋也从16条减少到8条。在4楼用于强化混凝土楼板的钢筋也装错了位置,本应与地面相差5cm,实际测量发现其与地面相差了10cm之多,这相当于把楼板厚度变薄了,也导致了楼板与柱子之间的强度减少了20%。这两个变化,虽不能直接导致大楼倒塌,但为倒塌铺下了一条捷径。 在之后的调查中,根据建筑物的安全标准计算结果,三丰百货大楼的柱子直径应该是80cm,而实际测量却发现其缩减到了60cm,中间的钢筋也从16条减少到8条,使大楼的承重能力减少将近一半。在4楼用于强化混凝土楼板的钢筋也装错了位置,本应与地面相差5cm,而实际测量发现其与地面相差了10cm之多,这相当于把楼板厚度变薄了,也导致了楼板与柱子之间的强度减少了20%。这两个变化,虽不能直接导致大楼倒塌,但为倒塌铺下了一条捷径。 这一场灾难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层层叠加:管理层贪得无厌且缺乏基本建筑常识,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不负责任,运营管理麻痹大意,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对建筑结构安全的知识(这也是咱们学校建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所缺乏的一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做好,可能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而死去的502人已经无力控诉。 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件 事故时间 : 2013.4.24 事故地点:孟加拉国达卡市萨瓦乡 伤亡人数:1100+人死亡,2500+人受伤 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原因: 2013年4月24日发生于孟加拉国达卡市萨瓦乡的一栋8层大楼倒塌巨灾,经过19天连日搜索,最终于2013年5月13日确定死亡人数达1,127人、另有约2,500人受伤,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惨重的建筑物灾难之一。 这次重大的伤亡也取代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倒塌事故成为世界上建筑物倒塌罹难人数最多的灾难事件。 事故大楼名叫热那大厦(Rana Plaza)。萨瓦区大楼归属于Sohel Rana私人拥有,据称他是当地Jubo联盟的领导成员,是正处于执政地位的人民联盟政党的青年羽翼。这栋楼被分割成了很多独立的工厂作坊,一些商铺,一个银行,雇佣了大概5000人左右,他在顶部擅自加盖了四层楼并用于工业生产。根据孟加拉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当地核查人员在4月23日进行检查时,已经发现大楼表面出现裂缝,随即要求疏散楼内人员且同时永久关闭该大厦。位于下面几层的数家商店和一家银行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关闭,但服装工厂负责人于隔天要求工人继续上班,并告诉工人大楼建筑并没有安全问题。一些工人则表示在大楼倒塌前,当地电视台曾报道大楼裂开的情形已经十分严重。最后在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标准时间快到上午9点时大楼发生倒塌事故,倒塌后只有位于地面的一楼楼层完好。随后,孟加拉成衣制造商及出口商协会会长证实当时建筑内有3,122名工人,而一名当地居民表示当时感觉就像地震一样。 这栋楼发生倒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点: 1. 未经许可擅自建在一个池塘上, 2. 未经许可擅自把商业建筑当做工业建筑来使用, 3. 未经许可擅自加高三层, 4.擅自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由于发电机产生与楼体的共鸣振动,加剧了楼层的过载效应)。 事故原因之一是工人没有足够的权利来拒绝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官方相应的建筑安全评估程序并不公开透明,以及工人组织在评估程序中的混乱和不作为。 综上所述,灾难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萨瓦市政府监管的失职和腐败。有些人把萨瓦市政府称做“一个无赖的暴徒”。 新加坡新世界酒店倒塌事件 事故时间: 1986.3.15 事故地点:新加坡 伤亡人数:33人死亡 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原因: 有“小印度”之称的新加坡欧文路和实龙岗路的交界处有一家富都酒店。它的前身是1971年建立的新世界酒店。很多当地人对它念念不忘,这里就是当时发生大灾难的地方。新世界宾馆当时是小印度最高的建筑之一,高度24米,由36根钢筋水泥柱支撑着6层高的混凝土结构,地下有一个停车场,一楼是工商银行,二楼是海神环球夜总会俱乐部。 1986年3月15日,上午10点10分。一位女顾客气喘吁吁的跑到银行,说地下停车场有状况发生,有碎石头往下掉,“大楼要倒塌了!”工商银行的经理张清源派同事们去查看情况,他们发现当时没有任何车辆受损,但看到两名工人正在修补一根裂开的柱子,地上掉了一堆碎渣。工人们告诉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一切正常。这时候,三楼宾馆接待处的员工们接连发现,墙壁上出现了裂缝。上午11点28分,大楼就像一个酒醉的醉汉开始摇晃失控,柱子断裂,墙体坍塌,短短的60秒时间,新世界宾馆轰隆隆的倒了下来。 事故调查: 事后的调查就好像一个深不可测的谜团,类似的房屋随处可见,为什么偏偏是新世界宾馆坍塌。调查组先后对建筑材料质量、爆炸、地基不稳和受损事故的推测,但是最终被一一否定。但是没有建筑物会无故坍塌,调查专家的目光集中到了早前破裂的几根柱子上。如果混凝土受到压力到极限时候,肉眼无法觉察的微裂缝就会在建材的深处扩散,最终导致支柱表面形成破裂,从而大大减少柱子能够支撑的总重量。调查组再次翻阅了建筑平面图,并且一遍遍的检查受损柱子的照片,又检查了制图人员计算的大楼自身负重,也就是“静负载”,这次,他们有了重大的进展。原来,制图员发生了小学生的错误,他忘记了计算静负载。这是个惊人的发现,那些柱子完全无法承受大楼自身的重量。 15年来,不为人察觉的微小裂缝一直在新世界宾馆大楼的混凝土柱子内延伸,支撑大楼的许多柱子早已经濒临承受的极限,大楼随时可能化为废墟。 灾难发生前16小时,夜总会的26号柱子开裂,它的承重力减弱,于是部分负载被转移给支柱。灾难发生前13小时,32号柱子由于无法支撑附加的重量,开始断裂,紧挨着它的镜子破裂。 悲剧过后,新加坡政府开始对建筑大楼实行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建筑设计师计算的“动负载”和“静负载”,必须经过一次独立的审核,以确保数据安全无误。 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任何小的疏忽都会导致大型事故和人员财产损失,这些历史上的事件只是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但他们并不遥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几个近期案例: 1、人货电梯坠落事故(12人当场死亡) 2、吉安市新干嵘源酒店工程“10.20”较大坍塌事故(6死6伤) 3. 清华大学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10死4伤) …… 常见事故统计: 纵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安全素质低下是主要因素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实质上就是安全的一大隐患。 具此,总结出建筑施工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十戒” : 一戒侥幸心理! 二戒短期行为! 三戒虎头蛇尾! 四戒以次充好! 五戒未训上岗! 六戒违章作业! 七戒弄虚作假! 八戒以罚代管! 九戒走马看花! 十戒瞒上欺下! 为了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不可重来的生命,请您注意安全! 合作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