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零七二《创意@邮票》2018狗年邮票来袭

 好大水 2018-01-10

2018年元旦已经过去了

春节还会远吗?

2018是戊戌狗年

联合国已经发布狗年的邮票

设计师是潘虎(Tigerpan)



不止联合国发布了狗年邮票

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发行了狗年邮票


大陆狗年邮票/周令钊


香港狗年邮票/靳埭强


台湾狗年邮票/林俊良


芬兰狗年邮票/马丁·莫克


韩国狗年邮票/Shin,jae-yong



我们总需要一些印记,时间才不会白白流去

邮票和印章就是最好的凭证之物

一个隔着千山万水,在空间的迁徙中传书传情

一个越过千载百年,在时间的流转中存储情感

正因为有些印记和凭证,美好总不会磨灭

你,最喜欢哪一张?


1

联合国狗票

“忠与美,让世界更美好”

设计者:潘虎


国内顶级设计师。此次受联合国邀请设计联合国2018年狗年纪念邮票。近年完成作品有3大国际设计大奖大满贯的褚橙包装设计,以及被业界誉为“五彩斑斓黑教科书“版的王老吉黑凉茶包装设计等等。



作品一眼看上去只有三个主角的画面其实包含了十二个主角,象征着十二个月。他们嵌在一起,用身体部位和图形的边线共用关系传达出精巧而流畅的效果。用“图底反转”来解读最深度的“联合”与“共享”,增强了画面趣味性和内涵。



同时,潘虎先生认为,邮票的主角'小忠'代表“真”与“善”,'小美'代表“美”,是最珍贵的品质,同时也是人类祈祷和平,向往幸福的保障。



2

大陆狗票《福旺传家》

以国家名片——邮票的名义见证

设计者:周令钊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1月5日发行《戊戌年》特种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本。


大陆的狗票当然是大家关注度最高的了,《戊戌年》狗票由我国著名艺术家周令钊先生进行设计。今年99岁高龄的周令钊是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的作者,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美誉。作为第一轮生肖狗设计者,周先生三十六年后再续生肖缘。



这款作品曾获得“德国汉诺威iF设计大奖”,并在由德国联邦议院(德国下议院)举办的德国官阶最高设计奖“German Design Award”中荣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设计奖”,即将在明年的3月份在美丽的莱茵河畔的德国应用艺术博物馆中展览,并作为展品永久收藏。


第一图名犬守平安

公犬昂首挺胸,守护家宅平安。


第二图名为“家和业兴”

母犬与幼崽深情相依,寓意团团圆圆,家和万事兴。


3

香港狗票

“金鸡灵犬”

设计者靳埭强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在送旧迎新之际,金鸡与灵犬配对成双,精神抖擞为新岁添喜气。



邮票小型张上的鸡年及狗年邮票分别以银箔烫压和22K镀金金片制作,馈赠珍藏两皆宜。



4

台湾狗票

「新年邮票 (106年版)」

设计者:林俊良


台湾邮政2018年1月27日发行1套2枚及小全张1张。


本套邮票图案设计,运用剪影及金色、绿色及紫色表现狗的姿态,营造狗年喜庆的新春气氛。



金狗迎春,好运旺来

小全张背景以温暖的淡粉红色为基调,搭配梅树开花图案,以庆祝新年到来。


富贵迎春,狗来富

以金狗、牡丹图案呈现“富贵迎春,狗来富”之新年祈愿。


梅开如意春,吠吠昂首迎狗年

以姿态昂扬具动感的金犬及扇形梅树开花剪纸图案,祝福新的一年圆满如意、好运旺来。


5

芬兰狗票

见证岁月变迁,美好不变

设计者:马丁·莫克(Martin Mörck)


当今世界首屈一指邮票雕刻制版大师,吧丹麦人。雕刻了近700枚邮票,是享誉全球的丹麦国宝级首席邮票雕刻师。他的作品层次丰富而具有表现力。



雕刻是一种需要意志力、雕刻技术与绘画艺术三者融合的工作。它要求雕刻师用刻刀在钢板上一刀一刀刻出印刷模板,完成一块模板往往需要数月,其过程复杂而精细,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马丁·莫克的雕刻版画以线点深浅、粗细和疏密的特有表现语言而独具魅力。近年也完成了绝对伏特加酒标刻制、瑞典女王等肖像作品。



6

韩国狗票

永远的“卡哇伊”

设计者:Shin,jae-yong


该作品的设计理念是: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狗的存在和进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无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养狗的人也越来越多,狗不单帮助人们去办许多复杂的事情,甚至可以解决人们孤独、寂寞等问题,使人们达到和谐丰富的生活目的,此设计传达对来年和平与幸福的期望。


这些邮票,你最喜欢哪个?


AMY拍的VR全景秀(嘉兴月河老街从白天-黄昏-夜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