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 | 华中最大地热供暖项目——江汉油田矿区热源改造完成

 wunianyi 2018-01-10

近日,江汉平原上一座以清洁地热能作为热源的地热站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华中地区最大的地热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已全部顺利投产并达到设计预期目标。


该项目是江汉油田矿区供暖热源改造项目一期,共计13个地热站。长江设计院承担了7个能源站的设计工作,其中5个为单供暖地热站,1个为冷暖双供 蓄能地热站,1个为燃气锅炉能源站,总计供暖面积近90万m2。该项目今年6月开始进行工程设计,8月展开土建施工,11月进入机电设备安装的高峰期,目前除1个燃气锅炉能源站在建外,其余6个地热能能源站已经开始向江汉油田各用户供暖。



据悉,该项目地热利用采用深井与浅井相结合,深井为主的方式。深井取水深度约700米,井水温度33℃;浅井取水深度约100米,井水温度18℃;地热水采用闭式回灌,取热不取水,井水与热泵之间采用板式换热器隔开的间接换热方式,杜绝环保风险;地热水热量梯级利用,提高系统整体能效比。


早在2006年8月,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洪湖市乌林镇成功打出江汉平原第一口浅埋地热井。所掘出的地热井出水温度达67℃以上,流量为80立方米/小时。热井水中并富含钾、钠、钙等多种常规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锂、硒等微量元素。在当时,这第一口地热井的挖掘,对研究江汉平原乃至湖北地区深厚覆盖区地热形成规律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根据2017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湖北省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十三五”新增6200万㎡,是除河北外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最大的省份,到2020累计达到7400万㎡。据了解,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


据了解,油区内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含油气盆地中,地下水与油气、地热能三者相互依存,往往含油层就是热储层,油气田就是地热田,油田开发采出的热水也是地热资源一部分。

  

那么对于传统石油企业而言,应如何将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变为转型新契机,让老油田重新焕发生机?汪集暘院士说,我国200米至3000米地热主要集中在松辽、渤海湾、苏北等大型沉积盆地。在这些中东部大型油气盆地,很多老油田已经到开发后期,面临资源接替难题。能否将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变为企业转型的新契机,让油田变热田,让老油田重新焕发生机,值得高度重视。从大庆、胜利再到辽河、中原等油田都在探索,而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可预见的未来,地热能在油田矿区供暖热源改造方面,又将是一块大蛋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