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心? 还是我的心?
然而,这对于看电视只看《走近科学》和《科技之光》的超模君来说,一集下来,好像就只是讲了女猪脚在不知道什么是量子什么是量子物理的情况下,利用量子纠缠原理(quantum entanglement),做出一个美其名曰“心形球”的这么一样东西的一个励志且鼓舞人心的故事。 电视剧里,当女猪脚这样介绍到她的发明的时候——您有心爱的人吗?您有想要安慰的人吗?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只要有这个心形球,就可以传递你的爱。
然而在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这样一个结论:'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心灵感应)存在。'也就是说,心灵感应其实是一种伪科学。
首先,我们通过物理学家贝尔和他同事伯特曼的故事,来看看最原始的“纠缠”。
有一天,伯特曼到实验室上班的时候,贝尔一眼就瞅见了他刚伸进来的那只脚上,明晃晃的骚粉色袜子,于是对伯特曼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另外一直脚上的袜子肯定不是粉色的。”
/每个男生都有一个公主梦,伯特曼也不例外/ 其实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因为伯特曼喜欢穿不同颜色的袜子,所以即使他每只脚上的袜子颜色再随机,也总是会存在着这样的关联——当我们看到他一个脚上穿的是某个颜色的袜子的时候,根据伯特曼的这个特殊喜好判断,那他另一个脚上的袜子一定不会还是这个颜色的。
这就是最简单的纠缠了。
其实基本上所有的粒子,都有一种称之为「自旋」的特性。虽然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旋转,但是用旋转来形容这种特性还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得先规定好我们的测量方向。就像我们画坐标轴的之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测量结果就只能有两种。
/上自旋/
/下自旋/ 于是就会有人问,那如果粒子的自旋方向,跟我们的测量方向刚好垂直的话,那怎么办?
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旋方向和测量方向垂直的情况下,上自旋和下自旋的概率是一半一半。换句话说,粒子喜欢往哪个方向拐,它就是哪个方向。 /50%的概率是上自旋,50%的概率是下自旋/
通过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测量是会改变粒子的自旋方向的。 但是这个时候,又有人问了:“那如果粒子的测量方向,既不平行于测量方向,又不垂直于测量方向呢?”
很明显,这个时候粒子的自旋方向其实跟我们测量方向已经很接近了。在这种情况下,它既可以选择顺时针旋转60°通过面前的障碍,也可以选择逆时针转120°钻过去。
反正综合种种原因,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粒子有75%的概率会选择上自旋,剩下的25%会选择下自旋。
/夹角一半的余弦平方公式/
由爱因斯坦和他的小伙伴提出的量子纠缠,是建立在两个粒子的基础上的,而且这两个粒子,还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比如,从能量中自发形成。
放在这里的话,意思就是,挡在这两个小人面前的镂空挡板的箭头方向,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测出来的两个粒子的自旋方向,才会一定是相反的。
/上自旋的谢腾飞/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粒子的自旋是极其随机的。随机到,即使是测量的前0.0……1秒,粒子自己都不能准确知道自己的自旋方向到底朝那边。所以这两颗粒子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事先串通”。
那既然不可能有这种超过光速的信号传播,那么说这两个粒子在观测前是“随机且不确定的存在”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所以,爱因斯坦并不同意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自旋是随机的这种说法。 他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两个粒子从分离的一刹那开始,自旋状态就已经确定了。而后来人们所谓的测量,只不过是得到了这种状态的信息而已。
爱因斯坦的言论一出,马上引起了大量拥护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的强烈反对。这些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向爱因斯坦一行人证明,量子力学是正确的。而爱因斯坦和他的小伙伴发起的这场诘难,也被人命名为“EPR佯谬”。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截图来源于优酷视频《新来试试这些!量子纠缠幽灵行动在一定距离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