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作品/摄影/设计/出版/推广 南红玛瑙:火山晚期热液充填早期洞隙后生成的矿物,属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石英质,硬度6.5-7级,含有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其颜色是微量金属或着色矿物所至,形状多与生成空间有关,经风沙凌砺,石面光润,有鲜明的通透感。 南 红 之 美 随遇而安 缘分自来 (节选) 文 字. 成都随缘堂 图 片. 麦客专业摄影 制 作. 麦客艺术 平 面. 派客文化 本文由成都随缘堂提供文字学术资料和南红玛瑙作品,1860字左右,艺术作品图片14幅,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文中有链接,推荐欣赏车晓葵等作品,或者点“麦客艺术”,翻阅我们发表所有图文信息。 南红玛瑙是以其产地命名的,它产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独有的玛瑙品种,资源稀少、厚重大气、品质优越;而其细腻温润的色泽,成为南红玛 瑙在众多珠宝玉器中脱颖而出的首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人偏爱红色,对于 红色的推崇和喜爱,对于红色的情结, 自古以来是根深蒂固的。在古代的皇族中,红色是一种特权和富足的象征,象征着自信、权威、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而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红色被视为一种富贵、吉祥和喜庆的颜色,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的很多民居中,大门、窗框、匾额都被漆成了红色。 而南红玛瑙夺目耀眼而又不失沉稳大气的红色,恰好迎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喜欢的红色绝不是那种过于浮华的红, 而是一种端庄的红色。 南红玛瑙的红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红,而是因地质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和品种。从我们所比较常见的南红看,特别是按照南红的颜色来划分,其品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锦 红 玫瑰红 火焰红 /红白料 樱桃红 荔枝冻 /冰飘红 缠丝料 包浆料 上图局部 南红玛瑙历史悠久,在云南博物馆出版的书中,就有照片证明古滇国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饰品出土了。清代流传下来的南红重器有“红白鱼花 插”等,而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更是精美绝伦。 扬州玉作喜欢雕琢比较大型的玉器,而 被称作“赤玉”的南红玛瑙原石却难见大料,正如徐霞客所说的“皆不甚大,仅 如拳”。 这是第一个关键点:南红玛瑙原石大料很少,绝大多数都不大, “仅如 拳”,去皮之后的料子就更小,无法雕琢大型的玉器,就导致南红玛瑙在当时无法 成为主流的雕刻原料,只能做一些小型的饰品,或者一些配饰。 第二个关键点是:乾隆时期对雕刻工艺、玉石材料的选择标准都非常高,为了得到一件收藏级的玉雕作品,往往是不借材料、不惜成本、不惜时间的。但是, 云南保山地区出产的南红玛瑙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裂纹(无论是流传下来的老南 红,还是现在保山地区的新矿出产的南红玛瑙)。 裂纹较多的保山南红难成大器,传世的收藏级作品也就逐渐从历史视线中消失了,以至于人们认为南红玛瑙在清代乾隆时期绝矿了。 其实,云南保山地区一直出产南红矿料,只不过材料的裂纹和瑕疵过多,无法施展雕刻技艺。 现代工艺开始将真空注胶应用在南红玛瑙加工上。经过真空注胶处理的南红玛 瑙原料整体性很好,弥补了天然的裂纹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进行任何造型的器物加工。但是,由于进行过人工处理,它就不再是天然的宝玉石,收藏价值也就大大降低,所以,并没有得到收藏界和玩家的重视和认可。 直到色泽更为出众、完整度更好的四川凉山南红玛瑙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传说中的“赤玉”——南红玛瑙 才真正得以“王者归来”。 南红玉雕的主要作品表现形式为人物、花鸟走兽、山子、玉牌、器皿等。 南红玉雕人物通常采用圆雕技法,鉴赏时要注意人物身体的比例关系以及面相,行内称之为“开脸”,开脸处理到位能表现出生动的表情,眼神,是刻画人物个性、气质的关键。 上图局部 南红玉雕花鸟走兽以写实手法为主,也常作为人物,风景的陪衬出现,题材广泛。南红玉雕山子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丰富,在工艺技法上继承了玉雕中的浮雕、圆雕、镂空雕等传统雕刻技法。南红玉牌通常以浅浮雕为主。要求作品底板平整。南红器皿在南红玉雕作品中较为少见,其中以随形器皿为主。 怎么算是“好工”呢? “好工”的雕件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 “好工”的雕件必须是纯手工雕刻的,机器或者电脑雕刻的东西不具备任何生命力,只是一个工艺品,而不是一件艺术品。其收藏价值和生存空间都是极小的,是雕件当中的低端产品。 再一点就是, “好工”的雕件,其线条必然是细腻、流畅、自然、圆润、造型优美、比例匀称的,让人看上去很舒服。 而那些工艺比较差的雕件,如果仔细观察,必然能够发现其粗糙之处,具体表现在细节上,不加精细的修饰和雕琢,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匆匆地一笔带过,不仅粗糙,而且死板。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遗憾:很多好料子,都被技术不高的雕刻师 或学徒工糟蹋了。 一个雕件,不是说雕刻的越多、越复杂就越好。 事实上,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往往是越难的,就像鸡蛋难画一样。清代诗人宋荔裳在《竹罂草堂歌》中说: “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说的就是能够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需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才能达到这个境地。 好的工艺不在多,而在于高超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力,如果工艺复杂然而技术不到位的话,则会适得其反,显得非常乱。 一个好的南红玛瑙雕刻师,若非受制于特殊要求,应该主张尽量依托原料来进行创作,其指导思想应该是讲究尽量保留原料的体量,因材而异,选择合适的题材和造型。 随 意 随 心 随 缘 随缘堂:南红之美(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