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市环保局研究谋划2018年工作

 礁石浪花 2018-01-11
  近日,保定市环保局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研究谋划。2018年,保定市环保系统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新时代新保定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以减排为根本,以科技为引领,以执法监管为保障,深入开展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保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突破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变,不断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精准治霾、依法治霾,严格落实责任制,开展大排查,目标倒排、台账管理、领导包联,动员全党全民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2018年退出全国倒五目标,为尽快退出倒十打好基础。
  (一)以解决取暖散煤污染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无煤市”建设
  在三环以内煤炭清零、北部禁煤区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一年取得突破、两年基本实现“无煤市”的目标加快推进。
  1、分区推进禁煤区建设。将目前非禁煤区范围划分为三类区,分区分步实施气(电)代煤工程。第一类区域为三环以外、高环以内环主城区区域(包含清苑区、满城区、徐水区,约616个村41万户),最大限度推进电代煤,实现能源彻底清洁化,2018年8月底之前完成。第二类区域为高环以外平原区域(包含安国市、望都县、高阳县、蠡县、博野县、顺平县,约1046个村54.85万户),2018年11月15日之前完成气(电)代煤等清洁能源取暖工作;第三类区域为山区县(包含涞源县、阜平县、曲阳县、唐县、易县,约1620个村61.75万户),因地制宜推动气(电)代煤等清洁能源取暖工作。到2019年,基本实现平原地区取暖散煤“清零”。
2、深化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全面拆除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内的分散燃煤锅炉。2018年10月底前,实现全市范围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加快研发推广燃煤电厂、水泥厂烟气水汽回收技术。
  (二)严守两条底线,强化企业污染治理
  1、严守 “散乱污”防反弹底线。2018年起,深化“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已整治的散乱污企业进行“回头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虚假整改。同时,加强日常监管检查,加大排查力度,严防出现新的“散乱污”企业。
  2、严守达标排放底线。重点实施4个领域的污染治理,一是强化VOCs治理。实施VOC排放企业在线监测或超标报警装置强制安装工作,对不能稳定达标企业停产整治严格处罚。二是强化氮氧化物治理。对钢铁(神帮球团)、火电、水泥、化工、熔炼、铸造等重点行业以及燃煤锅炉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制要求,对重点企业逐一把脉,精准治污,精细管理,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强化餐饮油烟治理。配备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加强油烟排放检测,对不正常使用油烟处理设施和超标排放的餐饮单位严管重罚。四是强化露天矿山粉尘治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和城市建成区周边为重点,对全市露天矿山污染进行深度整治,经整治仍不达标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强力推进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修复绿化,确保完成修复任务。
  (三)以大型柴油车为重点,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管控
  在主城区周边主要货运通道设立5个尾气检测站,严禁重型货车和国Ⅰ国Ⅱ汽油车进入市区三环(南二环)以内。加强柴油货车道路抽查检测,对超标车辆一律处罚、劝返。对进入市区的渣土车、垃圾车等加装颗粒捕集器(DPF),进一步减少尾气排放(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实验阶段)。
  (四)以城乡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控制扬尘污染
  一是严格“门前三包”制度,包净化、包硬化、包绿化,把工作做精做细,实施无缝隙监管。二是推行城市保洁以克论净制度,深度清洁,提升保洁质量。三是深化裸土土路治理,市区进行“回头看”,严格标准,完善扫尾;县级和乡镇建成区加快推进。四是实施市区二环三环和国道省道净化提升工程,最大限度降低扬尘污染。五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力度,提高秸秆肥料化、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水平,严格落实禁烧责任制。六是加快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以南水北调沿线为重点,因地制宜,依托已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电厂和水泥厂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在偏远地区推广垃圾减量化处理模式,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五)以强化监管为保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是在环保部、省环保厅环保督察、巡查常态化的基础上,将督察、巡查机制应用到市、县层面,变被动为主动,综合利用督查、巡查、交叉执法、异地执法、联合执法等多种手段,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二是推进乡镇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制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乡、街道,整治到位。三是加强环境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努力形成全民抓环保的良好局面,使污染无处藏身。
  二、坚持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
  从截污治污和调水补水两个方面着手,以污水处理提标扩容、城镇雨污分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河道清洁清淤、排污口规范整治、纳污坑塘深化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隔离、持续调水补水等“十大工程”为抓手,重点狠抓府河、白沟河、沙河灌渠3条河流整治,力争全市劣Ⅴ类水体断面基本消除,白洋淀上游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结合即将出台的河北省《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涉水工业企业提标和城镇雨污分流改造,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力争入河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二是加快纳污坑塘治理,强化目标导向,加强督导调度,坚持一坑一策,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引进适用治理技术,保障治理效果,切实加快治理进度;三是突出抓好城中村和傍水村污水处理,控制农业畜禽养殖和种植面源污染,探索实施人工生态湿地水质净化项目,以府河为重点实施河道清洁清淤,加快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争取实现长年小流量调水补水,进一步改善入淀河流水质;四是全面推进市、县、乡三级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完成水源保护区勘界标牌、防护隔离等项目,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
  三、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按照“土十条”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抓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用地分类管理、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和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作,着力构建土壤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和科技支撑
  继续深化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和日趋加重的一线环保监管任务,运用有限执法资源,全力打造一支与我市环保目标任务和环境治理需求相匹配的环保管理队伍。进一步推进科学监管。充分运用智慧环保理念,在现有175个视频探头,监控高铁沿线、京昆、京石、保津、保沧高速两侧及61家国控重点污染源的基础上,抓紧对“天眼”工程进行扩容,再新增320个视频探头,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完成后将实现辖区敏感部位的全覆盖。抓紧实施乡镇小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全域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和市、县、乡三级精准考核。充分利用无人机、便携式油烟监测等设备,提高执法的科技水平,既重“人防”又重“技防”,实现优势互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