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调研】潘鲁生:拜访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郭泰运

 昵称51664607 2018-01-11

民 艺 馆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在开封的调研中,拜访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郭泰运。

作为中原腹地,北宋时期开封木版年画的兴起,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标志着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走向成熟。从年画的产生和发展角度,开封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木版年画技艺的发展,年画需求量的剧增,反映了当时汴京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受到鲁迅、王朝闻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高度关注。

朱仙镇木版年画属于民间木版套色版画,线条雕刻力道,一版一色,造型意象丰富、人物形象讲究、色彩对比强烈。朱仙镇年画从版材处理、雕刻制版、到刷色印制,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工艺流程考究,尤其天然颜料的制作一向秘不外传。过去多以父子承袭、师徒传承,艺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制作木版年画的材料和工具多就地取材、量才为用。传统朱仙镇木版年画使用苏木红、槐黄、铜绿、葵花青、广丹等颜色,皆来源于天然矿物色和植物色,后来逐渐被化工颜料所代替。

朱仙镇木版年画题材分为门画和神码两大类,尤以门画最为著名。年画门神 “秦琼、敬德”最多,还有步下鞭、马上鞭、披袍、三星高照、柴王推车等几十种品类;神码类年画分灶画、家堂画、天神爷、财神、钟馗、牛马王等,种类非常繁多;门画的规格分为大毛、二毛、中台、扯手四种类型。

郭泰运出生于1925年,从十三岁到画店在“云记”当学徒、领做,到如今92岁的老人,一直与木版年画有缘。自1961年加入“开封年画社”,期间担任过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古版研究室主任,从事古版恢复和抢救工作,2004年开始,他受聘于开封博物馆,在开封朱仙镇年画研究保护中心,从事木版年画的研究、制作、生产和保护工作至今。几十年的坚守与传承,凭着经验和娴熟的技艺把许多老样传了下来,他曾收了赵海涛、蔡志勇等很多学徒,希望能够把朱仙镇年画代代传承下去。

通过交谈,可以感受到郭泰运对木版年画的不舍情怀,尽管年岁已大,仍坚持每天到开封市博物馆,指导年轻人进行年画制作和创新,为朱仙镇年画的发扬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鲁生民艺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