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长势。 看植株长势,通常植株缺水时,叶片会萎蔫,长势会减弱,果实脐腐病发生较多,这时就应及时补充水分。 注意墒情。 要看土壤墒情,如果在温室土壤不旱时浇水,不但不利于提高地温,而且还容易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致使根系缺氧,造成沤根,出现黄叶现象。
注意地温。 蔬菜生长适宜的日平均地温在22℃左右,而深冬季节,棚内陆温多在15℃~20℃,如果浇水过量或是浇水时机不对,就会使地温迅速下降,造成根系受伤,危及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因此,低温时浇水最好在上午拉开草苫后进行。 注意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不但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还能提高地温,加快蔬菜生长速度。 注意适度浇水。 冬春棚室蔬菜浇水,一般遵循不缺不浇、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蔬菜根际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防止过多过频浇水,切忌大水漫灌,最好是噴施新高脂膜形成一层物理高分子膜,减少水分蒸发预防病菌侵染。 注意调控水温。 水温与棚内温度相差5℃以上时,易造成根系伤害。用水温较高的深井水或棚内预储灌溉较好。 注意管理。 冬季浇水后头两天要先在中午升温至40℃左右,闷棚1小时,提高棚内陆温。然后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再针对所种蔬菜易发病害,喷新高脂膜形成物理高分子膜预防,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来源:中国植保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