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要写作的话,你必须留心观察你的生活

 冬天惠铃 2018-01-11




如果你要写以真实生活为原型的故事,那么你必须承认一点:你不能讲全部的事实,也不能只讲事实。基于真实生活的写作是记忆和想象之间一场持久的对话。你必须给想象力留出徜徉的空间,这样才能成功地写出以真实生活为原型的小说。


事实和虚构

 

在《成为作家》中,盖尔·古德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事实和虚构:虚构和事实。依据事实的自传是如何逐渐变为艺术加工过的记忆?你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停下,不再讲事实本来的样子,而是将它塑造成它应该成为的样子?或者,是什么造就了一个更好的故事?”我们将探索基于真实生活写作的小说的各种类型,并讨论将真实生活转化成小说的策略。

 

自海明威时代起,就有一套愚蠢的理念流传,说什么你必须先亲历生活,然后才能书写生活。这是不对的,至少在狭义的经验层面上是错误的。弗兰纳里·奥康纳说过,只要我们经历过童年,在余生,我们就有足够的东西去写。


你是否真的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边钓过或刺过鱼,你是否真的在圣奥古斯丁见过蓝脚鲣鸟,这些都不重要。你需要的是在角色设计和想象力方面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我们相信你在故事里展示的经历。这才是唯一重要的经历:读者对故事的体验,他是否相信你,你是否创造了一种电脑都无法完成的、更为先进的虚拟现实。

 

但讽刺的是,在寻求真实时,我们必须经常撒谎。问问取得成功的骗子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也许会告诉你,你必须相信自己说的谎话。你必须相信这是真的,要态度真挚,否则听者一定不会相信。说谎,如同生活,是在细节中的。真正发生了什么并没有多大关系。你必须像看待一件伟大的拼凑作品一样看待你的生活。



酝酿思路


 

每次在我朗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总有人问:“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灵感有无数种来源,从梦境到无意中听到的一段对话,再到家庭里流传的家族故事。这类问题还有一种变体:“你是怎么让灵感一直伴随自己的?”我给出的答案则很简单:“因为活着。”你写得越多,你就越能自然地生成思路。

 

一位老师曾对我说,在准备素材方面,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观察周围,同时睁大你的眼睛。这听起来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我们常常陷在日常的例行公事里,很少关注身边的世界,就算注意了,也是以一种太熟悉、没有惊喜的方式去看。


换言之,你必须尝试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的东西,以一种初次邂逅的态度来观察世界。这就是孩童天生很有想象力的原因。他们不知道世界的边界,他们没有期望。如果你有期望,如果你知道你在家门口每天都会看见同一棵树,你就不会有什么新想法。


换个角度,问你自己一些关于那棵树的问题:那棵树到底挡住了什么?它挡着你看邻居家厨房的视线了吗?你的邻居是谁?谁种下了这棵树?

 

对大部分写作者来说,有思路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来。有些人觉得自己身边根本没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所以也就没什么可写。我不相信。即使你一生都待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街道、同样的房子,也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活一定是琐碎无趣的。只是你认为一切理所当然罢了。你从不留意。

 

如果你有较长一段时间没写故事了,或者你从来没写过故事,那么你的想象力也许有些迟钝,自信心也许有些不足。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从写日记开始。做头脑风暴,列出五个你至少五年未见的人的名字,你为什么没见他们?列出五个你说过的谎。这些练习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有一个冲突性的核心,哪怕这种冲突只是潜在性的,而冲突是任何故事的核心要素。你不需要一定采用这些练习,任何激发你回忆、兴趣的事情都可以达成同样的效果。

 

保持距离


 

不是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或者需要被虚构化。我们不能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看成是小说的潜在素材,这种想法很不好,也有点让人毛骨悚然,而且还可能导致过度的自我关注。


不幸的是,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写作者或艺术家视自己为神仙,呼吸着和我们这群凡人不一样的更稀薄的空气。经历悲惨的事件后,人们才不会马上想到要拿这个素材去写小说呢。

 

有些人视写作为治疗。也许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但如果你需要治疗,先去找医生。如果说写作真的有什么效果的话,可能是让你神经更过敏。

 

如果是悲惨的事件,你通常需要保持距离。如果你父母在昨天的空难中去世,你确定你真的准备在今天写一个关于这起事件的小故事吗?一年会不会太短?三年?你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为了对你的父母表示敬意?为了帮助自己走出悲伤?或者因为这会是一个好故事?


第三个原因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也许这听起来很冷酷,但你要记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写小说。故事发生在作者身上,或者对作者来说很重要,仅仅这些都不足以使故事变得有力。

 

有时,时间的流逝会带来我们需要的距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技巧可言。如果你写的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那么离开那个地方,这样,你也许会找到更好的视角。你可以尝试改变主要角色的性别或者年龄,或者改变叙事角度。通过做一些改变,你不再是故事里的你。

 

不要把主要人物想成你自己,这一点很重要。角色可以以你为基础,但是你必须做一些必要的区分。


如果不这样做,你也许会阻止那些你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发生在角色身上,你甚至还会让笔下的人物举手投足间用你一般而言不会采用的方式。不论你多么好,多么有英雄气概,这样的叙事角度都不会让故事更有吸引力。



创意写作书系

虚构小说写作指南

《从生活到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