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我心者为良朋

 妙理闲谭 2018-01-11


万事论机缘,交友更是如此。曾几何时,情深加了义重,才能称作缘。朋友之道,贵在交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能用来喻指情谊的,都是贵重而美好的事物。


而在如今,社交网站四通八达,QQ一闪,陌陌一摇,哪里还有天涯沦落。朋友圈里的名字,只怕很多人都未必认得全,更别说生意场上,随随便便一杯酒,也能称兄道弟。


在古代,交友并非寻常事,跟谁做朋友,直接关系着对一个人品格的评判,所以甄选尤严。《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基本上是有识之士敬个礼来握个手的不二心法。



什么是友?《说文》的解释是:“友,爱也,同志为友”。一往情深,志同道合。既然“同志为友”,那么在古时要察看一个人的品格,自然就会“省其出入,观其交友”。


对于什么是朋友之道,班固有简明而深刻的论述:“朋友之道有四焉,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


近则正之,指的是良朋必为诤友。朋友若在跟前,应当面对面地指出他的缺失过错,使其及时得到端正和补救,不要碍于情面迎合敷衍,看似照顾了朋友的面子,却害其因不知错而一错再错。



远则称之,指的是当朋友分隔两地,应时常惦念他的情谊、称颂他的恩义,不因远地而情疏,不因久别而义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是真朋友,平时或许久不联系,见面却仿佛从未分离。


乐则思之,指的是有福同享。苟富贵,勿相忘;独乐乐,不如与友同乐乐。“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白居易与元稹惺惺相惜,情同莫逆。


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入川,白居易和弟、友春游慈恩寺,喝酒喝到一半就想元君了,于是写下“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的名句。



而神奇的是,元稹果真此时到了梁州,还做了一个梦,梦的竟然就是和乐天同游慈恩寺。心有灵犀至此,足以让鬼哭神泣。


患则死之,指的是有难同当。当朋友患难,可为他赴汤蹈火、屈尊受辱而在所不辞,这就叫过命的交情,也是最高境界的情谊。


汉史有载,东汉名臣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而死。他的好友朱震不顾仕途与安危,弃官哭祭陈蕃,冒死收葬他的尸体,并将陈蕃的儿子陈逸藏了起来。事发后朱震被捕入狱,全家都被收押,但朱震饱受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说出陈逸的去向,终于让好友的儿子得以逃脱。



这种交情,足以感天动地。凌濛初在《二拍》中有一章《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亦写了名妓严蕊甘受严刑不出卖唐仲友的故事,可见在大义面前,巾帼也是不让须眉的。


现实中往往同患贫易,共富贵难。发达了换朋友、富贵了换老婆的比比皆是,因此自古就有“贵易交,富易妻”的谚语。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刘秀有意将她嫁给名臣宋弘,湖阳公主对“威容德器,群臣莫及”的宋弘也非常欣赏,于是刘秀就去给姐姐做媒,对宋弘讲:“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没想宋弘既不领弦外之音,也不就坡下驴,反倒严肃地答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委婉而坚定地回绝了皇上的好意。”



好一句“贫贱之知不可忘”。同甘共苦,不离不弃,本是士人友谊的基本准则。人生各自抉择,加上际遇有别,境况自有参差。


若论心、论情、论志、论趣,又何足挂齿?若不论这四样,而论贫富贵贱,为俗念所染,为功利所驱,则与谊已无关,重义者所耻。


吝啬之人必无友。拔一毛而利天下事不肯为者,心中必无他人。古龙有言:“你明明知道你有朋友在饿着肚子时,却偏偏还要恭维他是个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是条宁可饿死也不求人的硬汉。


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点钱给他时,却只肯寄给他一封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信,还告诉他自力更生是件多么诚实宝贵的事。假如你真是这种人,那么我可以保证,你唯一的朋友就是你自己。”


名士必有友。是真名士自风流。冯友兰老先生在《论风流》里说得极好:“真正风流的人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


所以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有此等心境造诣,必然内省而宽容,超然而体贴,使人如饮佳酿、如沐春风,何患无朋?



《周易》云:“君子上交不谀,下交不渎。”说的也是君子相交之道,对位高者不阿谀奉承,对位低者不轻视怠慢,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和平等心。尊卑有别或是现实,真情实意却足以超越门第。东汉太学生公沙穆和养猪人吴祐结为挚友,赢得了“为交于杵臼之间”的美谈。


一个人交友的格局,反映的是自身的境界。正如无松柏自拔之性,难以领会风轻云淡之美;不与天地万物同心,不会懂得生死契阔之深沉。


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超脱的品性,与人相交就难免贪名重利,又或者因境况不如而自卑畏缩。全交之道,在于尊敬而平等,可以嬉笑打闹,不可以强辱弱、以富骄贫,不可以智识相欺,更不可以功利算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情远致的人不可能和尸位素餐者共用一副碗筷。能为知交,不是肝胆相照,必是意气相投。若做不到坦诚、真挚,则一切均无从谈起。


习惯于向别人伪装的人,最终也只能自己骗自己。朋友是陈酿,掺不得水,推心置腹,也容不下顾左右而装X。


当然人各有志,如果时过境迁,原本的志同道合变成了分道扬镳,也不必苛责。关于此,曾简单写过一段微博:


“其皎如月,其淡如水,能托付的朋友,不是知己便是兄弟;情真,义切,无事不说大话,有事不说二话。场面上的朋友,只是利益与欢娱的合体,不必交心换命。



人生一场盛宴,席上坐的,不管远近,都是缘分;无论深浅,皆为交情。酒过三旬,愿留者同醉,愿去者自行,不必苛责他人心思肚量,损自家肺腑肝肠。”


一个人能有真正的朋友,他自己必然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古龙小说的中心思想并不复杂,除了行侠仗义、快意人生、不负美酒与佳人,就是无坚不摧的友情,像陆小凤和花满楼、西门吹雪,楚留香和胡铁花、姬冰雁……当然,关于友情,一生重友的他有自己的任性:“朋友就是朋友,绝没有任何事能代替,绝没有任何东西能形容——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玫瑰,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拟友情的芬芳与美丽。”


“爱情的感觉,应该是甜蜜。温馨,绝对是友情的感觉。”



“一个人可以‘不为什么’去交一个朋友,不计利害,不问后果,也没有目的。可是等他交了这个朋友之后,他为这个朋友做的,已经不是‘不为什么’了,而是为了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有了一种有所必为、义无反顾的勇气和义气,为了一种对自己良心和良知的交代,为了让自己夜半梦回时不会睡不着,为了要让自己活着时问心无愧、死也死得无憾。”


友情是最高的情谊标准,爱情里有太多皮肉的欲望,友谊里只有风骨。



没有骨子里的信任和赏识,就不会有管鲍之交。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士为知己者死,马为知己者良。鲍子死,天下莫吾知!”鲍叔牙病了,管仲急得不吃不喝,宁可为之病。


同样,没有灵魂的共振,就没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


人生至今,事业几经浮沉,不值一提,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的朋友。



聚龙小镇,把过客变为归人。

聚龙书院,做浮世中的清流。


 以心感心,近悦远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