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国家宝藏》的应该都对我们那些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路转粉了吧?原来除了国家级的故宫博物院之外,我们华夏大地上还有很多地方博物馆也都大有来头。前阵子南京博物院就公布了2018年的特展计划。所以2018文化年,都有哪些博物馆的展览不容错过,一起来看看。
“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22日-2018年3月22日
展览地点: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展厅

▲明代的养心殿是皇帝起居听政之外闲居的宫殿。清代,自雍正帝移居养心殿始,这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成为皇帝的寝宫,而且取代乾清宫成为皇帝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此后直至清末,这里一直是清朝最高权力所在地,几乎所有关乎军国大事的决策都是在此处产生并昭告天下。

▲为了更好的保护养心殿, 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保护修缮期间,养心殿中的文物将带着它们的故事走出紫禁城,2017年的岁末,它们就来到了南京博物院。

银鎏金浑天仪
▲浑天仪由清钦天监官员、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制造,并于康熙八年(1669 年)进呈朝廷。

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
▲每年元旦子时,乾隆帝都会在养心殿东暖阁举行开笔仪式,以金瓯永固杯饮用能消灾延寿的屠苏酒,点燃“玉烛长调”烛台上的蜡烛,再用“万年青笔”写下新年祝福吉语,同时翻阅是年的历书,祈愿政权稳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碧玉交龙钮“十全老人之宝”
▲乾隆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晚年更自号“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指乾隆在位期间十次远征边疆的重大胜利。此玺为乾隆的纪功之物,也是他的自励之玺。

清帝退位诏书
▲1912 年2 月12 日,朝廷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标志着统治中国268 年的清王朝正式覆亡。从此,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长安丝路东西风”
展览时间: 2017年10月16日-2018年1月16日
展览地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五展厅

▲由陕博举办的这次展览精选了反映汉唐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珍品140件,全方位呈现汉唐长安作为世界东方文明之都,不仅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且是唐代丝绸之路的中心,是对欧亚大陆发生深刻影响的世界核心城市。

三彩胡服女骑俑
▲神龙二年(706),陕西省乾县乾陵陪葬墓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胡人牵马图壁画
▲唐麟德三年(666),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浮雕胡旋舞石门(一对)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文明的血脉——河南博物院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1月3日-2018年3月27日
展览地点:福建博物院

▲这次展览汇集了多年来河南所出夏代至宋代的代表性文物精品159件,其中一级文物47件。这些文物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王者风范、平民意趣,是华夏民族祖先的真实生活写照,今天的文字、器用、礼俗、思维都与这些文物息息相关。

▲福建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对本次展览进行了精心策划,采用文物静态展示、多媒体和图文资料综合展示等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闪光点,充分体现了河南古代文明成就,为观众展开了一幅辉煌壮丽的中原古代文明生动画卷。

司母辛四足觥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盛酒器。

三彩鸳鸯尊
▲洛阳新安十里村出土。
“张大千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18年1月16日-2018年3月4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

▲张大千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是在国内外都具有典型性与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不凡的人生经历与卓越的艺术创作为世人所瞩目。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荣宝斋共同举办“张大千艺术展”。

▲本展览分为“集古得新”、“临摹敦煌”、“大风堂收藏”、“大千师友”、“大千用印”五个单元,展品共100余件套,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张大千一生的艺术历程。

《华山云海图》
▲此幅《华山云海图》长卷是张大千画华山云海中最好的一幅,为赠予当时被誉为“北平第一名厨”的春华楼掌柜白永吉。全图山形以红绿黄蓝等重彩绘出,皴法不用墨线,而是于蓝色山脉上或以深蓝或以深绿色表示阴暗处,橘红及黄色山脉则以深棕色线条加强,除此而外山形各处再以华丽的金线点缀。

《右军笼鹅图》
▲同时展出的还有其收藏的陈洪绶 《右军笼鹅图》,现已知的共有五本,均为设色,尺寸构图皆相近,而署款各不相同。其中四本为绢本,一本为纸本。
“巡回展览画派: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15日-2018年3月4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大堂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从12月中旬开始在上博开启,本次来展的肖像画中,观众将有幸欣赏到列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人物的肖像。本次展览将通过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和历史画等四类68件油画代表作的呈现,全面反映19-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奔离风暴的孩童》
▲《奔离风暴的孩童》是19世纪60-80年代最具才华的“学院派”画家——康斯坦丁· 耶格罗维奇·马科夫斯基的一件风俗画名作。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绘画大师列宾在1887年夏天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年),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他生动地捕捉到了托尔斯泰脸部的特征和内在丰富的个性,展现了画家惊人的洞察力。

《修铁路》
▲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变革。富有领主与农奴之间以往的附庸关系一去不复返。马克西莫夫的《没落》(1889年)恰恰是那个时代的一曲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