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拣择真善美

 是心念佛心作佛 2018-01-11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拣择就是分别。虽然佛教提倡无分别、无分别智,但是我们学道的人,在智慧尚未显发、真理尚未体悟时,仍应学习从分别处拣择真的、善的、美的,然后才慢慢做到不拣择、不分别。我们要学习拣择四点:

  第一、书必拣择而读,则开卷有益:虽然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是读书仍要有所选择,有益的书才读,无益的书读了没有意义,也得不到知识与启发。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好的书,让人开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像前阵子一本《完全自杀手册》,带起了自杀风潮,使得很多家庭破散,社会也为此付出极大成本,所以书必须拣择而读,才能开卷有益。

  第二、人必拣择而交,则近贤希圣: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但是我们交朋友也须经过选择。古人说:“友为五伦之一,慎于择友,惧其损也”,好的朋友可以患难同当,不时给我们忠言,不当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只想利用我们,甚至出卖、背叛我们。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们所交的朋友,应该是有知识、有道德、有人格、有慈悲心;选择这样的朋友,才能不受伤害且“近芝兰,则气味日馨”呢。

  第三、言必拣择而听,则是非明白: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听话也是如此,对于别人说的话,不能每一句都当真的,必须有所拣择、能分别判断,对人生大众有用的,对国家、民族、社会关怀的、正确的,我们才听。不当听者不听、中伤毁谤者不听、是非烦恼不听、色情八卦不听、谗言谄媚不听。总之,须分辨是非,才能明白说者的居心用意。

  第四、地必拣择而到,则行无危险:虽然大丈夫志在四方,但是不论想到什么地方去,还是必须先选择。危险暴乱的地方不能去,声色场所不要去,有些藉宗教之名而行邪道、魔道之处,更不能去,因为去了不但种下邪知邪见的种子,还会破财失身,毁了一生。

  佛教修行次第“七觉支”当中的“择法觉支”,即是告诉我们用智慧观察诸法,才能善别真伪,而不取虚伪之法。所以一个人,无论读书、交朋友、说话、到什么地方去,都必须审慎的拣择,都要清明分别,才不会在游移漂流的生命长河中,空费草鞋钱。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