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知识之古建筑尺寸换算归类

 信念v 2018-01-11

古建筑知识之古建筑尺寸换算归类

  • 来源: 作者: 人气:0 时间:2012-08-18
  • 古时候建筑尺寸跟现代尺寸标注有很大不同。叫法更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且很有地域特色,要分清楚这么许许多多的叫法,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时尺寸皆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因各地传统工艺的不同,因此出现各类风格,下面我所讲的尺寸是多年根据各地观察总结出的,或许有个别不尽相同,但是大致是不会错的。

1 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 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 
3 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
       柱径为柱高的1/11 
4 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 
5 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 
6 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 
7 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
       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 
8 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径 1
       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
       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5檩径)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
       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
       两侧两份为檩椀 
9 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8檩径或0.65檩径,抬头为1/2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 
10 桁、檩:檩径一般为D0.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
       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
       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 
11 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
       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 
12 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
       高由平水(0.8檩径)、抬头(0.5檩径)、熊背(1/10梁高)三部分组成
       1.5D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长为金柱径的1/3~1/2,榫厚为梁厚的1/4梁后尾与金柱接触处肩膀有撞肩和回肩两部分,通常做法为撞一回二,即将榫外侧部分三份,内一份做撞肩与柱子相抵,外两份向反向画弧做回肩 
13 额枋(檐枋):高D,厚0.8D,燕尾榫头部宽和长相等为1/4~3/10柱径,根部按每面宽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头燕尾榫两侧分三等分,一份为撞肩
       两分为回肩,反向画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头部和根部均应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称为收溜) 
14 金、脊枋:一般高为0.8D,宽为0.65D,做法与额枋(檐枋)相同 
15 箍头枋: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箍头枋箍头枋的头饰大式做霸王拳
       小式作三岔头箍头榫长度,霸王拳由柱中外加一柱径
       三岔头外加1.25柱径箍头榫厚应同燕尾榫,为柱径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头)宽窄高低均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画出扒腮线,将箍头两侧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处按撞一回二画出撞肩和回肩 
16 门尺:门尺1=1.44营造尺=46.08cm
       1门尺均分为8寸,每门尺的1=5.76cm;八个寸位分别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寸分为5份, 每份均有吉凶定义。

不是一定的,分材等。
建议你先了解一下《营造法式》中的材等概念。
材、分°模数只是确定斗栱部件的细部比例以控制其构件形态,并不决定具体尺寸。
楼主贴的图上,注记单位是°”,而分°不是具体长度,只是比例单位。
一分°=1/15材高=1/10材宽,而材指的是单栱用料的断面,为长宽比1.5:1的矩形。
至于材宽到底多少,依材等而定:
一等材,宽6
二等材,宽5.5
三等材,宽5
四等材,宽4.8
五等材,宽4.4
六等材,宽4
七等材,宽3.5
八等材,宽3
依宋制,一尺长约310mm,依例折算即可得公制尺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