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街谈巷议:“冰花男孩”的故事里写满庆幸与后怕

 nizijun 2018-01-11

街谈巷议:“冰花男孩”的故事里写满庆幸与后怕

作者:然玉

近日,一男孩在教室中头发和眉毛被风霜粘成雪白的照片引发关注。男孩王富满是云南鲁甸县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孩子家离学校4.5公里,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当天气温零下9℃,孩子走路上学,头发和眉毛都沾满冰霜。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的王富满,迅速刷屏网络。目前,孩子父亲已赶回家中,他常年在外打工,每月赚3千块钱,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一图胜过千言,但照片背后的故事,往往更加催泪。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曝出,“冰花男孩”王富满的形象也正变得越发清晰。只不过,当我们知道得越多,内心便也越是沉重。王富满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分时间,就是两个孩子在家。他们自己做饭,菜就是家里种的洋芋。”并且,还说“不希望儿子学会不劳而获”。话里话外,尽是一个寒门家庭的辛酸与倔强。

“冰花男孩”的故事里,透着无奈,透着希望——每天4.5公里的苦寒之路,没有吓退这位坚强少年的求学意愿,也并没有让他放弃憧憬梦想;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执着信念,支撑着王富满穿过冰霜风雪,走向更值得期待的明天。“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对于冰花男孩,人们发自内心地送上最真诚的祝福……但愿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但愿所有认真生活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冰花男孩的进击人生,必将获得应得的回报。确实,据本报今日报道,对口帮扶昭通的东莞工作队已经采取行动。

的确,“冰花男孩”让人动容。可终究,这份艰辛,本不该被这位稚嫩的少年过早担起才是。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学生占近三成。为此,民政部专门强调,“无监护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责令返回。”既然如此,王富满家“大部分时间,就是两个孩子在家”的状态显然是极不正常的。其所在学校、所在村庄,本应更早介入、更早有所作为才是。

从“冰花男孩”身上,有人看到了满满的感动,有人则看到了重重的风险。常态化处于无监护状态的王富满,自始至终都被置于一种危险的状态之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每日涉险的冰花男孩,并没有遭遇什么严重的伤害或意外。可即便如此,那一头冰霜、那满手冻伤,已经足以让善良的人们心碎。事后回看此事,除了感慨,想必更多还是一份后怕。

在刷屏、被围观之后,“冰花男孩”很大可能会迎来命运的转折。可是,这种偶然性的个体救赎故事,远远不能打消公众的焦虑。试问,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多少孩子处于危境而不自知、历经艰险而惶惶不安。在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中,冰花男孩是特殊的一个,又是普通的一个。他的遭遇很有代表性,而他的结局却不是。

在情绪飓风刮过之后,能留下些什么?关于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又该如何更好落地兑现?关注“冰花男孩”,最终还是要关注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