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买银行理财,也是有可能亏损的! 我有个朋友,之前跟风买了一款某银行承诺的保本稳健增值产品。这两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这笔投资竟然面临15%左右的亏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心代销陷阱我朋友买的这款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在推荐时声称:半年绝对回报13%。 但事实上呢?这款产品只是银行代销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基金产品。 在合同中,这款产品明确写着,募集资金将有不超过20%的部分投向股市。 明明是有风险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却一直和我朋友强调,该产品“没有风险”,属于“稳健型”,而且银行很多员工“都买了”。 显然在向我朋友推荐产品的过程中,银行理财经理明显涉嫌违规销售。 但我想大多数人心里还有一个疑问:银行理财产品不是一直很稳健么,怎么可能亏本呢? 答案很简单:我朋友买的这款产品,不是银行自己开发的,而是银行代理销售的! 亲儿子和干儿子,能是一回事么? 切莫贪小便宜如果是银行正规代销的理财产品,一般就算是出现亏损,也不至于本金“全军覆没”,怕就怕有的银行员工私自代销,也就是俗称的“飞单”。 有一些银行员工,为了多拿提成,会私自向投资者出售第三方机构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 当然,为了诱惑投资者掏钱购买,在销售过程中,他们也会各种威逼利诱、赌咒发誓,甚至给出高额返点。 一般来说,这类产品风险偏高,一招不慎便容易本金尽失,银行不愿意通过正规代销的方式与它们合作。 原因很简单,银行怕它们出现问题后,砸了银行的金字招牌。 一句话,银行想撇清责任。 如果投资者不幸购买了“飞单”,一旦出现问题,就算是本金全部打了水漂,也只能算是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银行是不会主动承担一丁点责任的。 一招分辨产品类型既然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完全靠谱,身为普通投资者,你又该如何在银行上千种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区分哪一个是银行开发的、哪一个是代销的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以后再投资时,你稍加留意便可以了。 如果想更稳妥一点,你还可以找一些正规的理财网站,在搜索框里输入刚才所说的登记编码,如果能查到对应的产品,就说明这确实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安心购买。 文章最后,我想再次提示大家:不管是选择什么渠道的理财产品,都不能忽视产品背后的潜在风险。即使是在银行买理财,也请擦亮眼睛,看好了再买! B. 理财产品一般分为保本型理财与浮动收益理财,保本收益理财会保障本金安全,浮动收益理财则有可能损失本金,但收益会比保本理财高。银行是否承担责任,这要看理财产品的种类与理财协议的规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