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幅图看懂当前通胀趋势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1-11




中国2017年CPI同比上涨1.6%,PPI增幅近六年首度转正,为上涨6.3%,物价平稳的湖面下似有波澜,当前通胀势头如何?PPI涨幅会向CPI传导吗?

来源:Wind

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CPI同比上涨1.6%,PPI增幅近六年首度转正,为上涨6.3%,物价平稳的湖面下似有波澜,当前通胀势头如何?PPI涨幅会向CPI传导吗?


1、2017年12月CPI、PPI环比无减弱迹象。当月环比增长分别为0.3%、0.8%,均为去年四季度最高值,物价整体涨势并无减弱迹象。从季节性看,对2002年来每年12月的物价环比取平均值,近16年CPI环比平均上涨0.49%,PPI环比平均上涨0.02%,这样看来,当月CPI环比涨幅不算高,而PPI却大大高于季节平均水平。


 

2、短期PPI涨势或不会明显减弱。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商务部每周公布)1月8日上升至140.88,创2014年1月以来新高,而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与PPI同比走势基本同步。


 

另外,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与PPI环比变化趋势高度一致,12月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2.2%,处于高景气位,短期大幅下滑概率低,近2月PPI环比或维持正增长。


 

3、PPI上涨终会传递至CPI。现有研究表明,在2012年以前,中国物价有CPI上涨带动PPI的特征,也就是下游需求带动上游价格上涨,但是2012年后CPI和PPI传递关系弱化,两者走势有点分道扬镳。不过,通胀形成通常有两种因素:供需失衡和成本上升,当前这两种因素都有抬升通胀水平的趋势


供给侧改革导致上游产业供给收缩,在钢铁、煤炭行业体现尤其明显,1月8日中钢协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上升至120.47,处于2011年10月以来高位。


2018年供给侧改革仍将深入推进,上游涨价对中游产业利润挤压还会持续,这将推进中游产业去产能,中游行业中更多是私营企业,从而去产能进程的市场化程度理应更高,中游去产能进程或决定PPI向CPI传导顺畅程度,可以肯定的是,上游涨价很大程度上终会由下游终端消费者来负担


 

4、2018年通胀中枢温和上移,高通胀风险低上游价格对下游物价的传导压力在2018年将显现,Wind统计近一个月机构对2018年CPI、PPI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4%、3.3%,终端消费物价将比2017年提升0.8个百分点。


2018年高通胀风险低,金融监管趋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没有形成高通胀的货币环境。2018年金融去杠杆和金融防风险下,货币增速和货币流通速度都明显放缓;另外,美联储量化宽松十周年之际,全球正在进入一轮全面的紧缩周期,中国货币政策有边际收紧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