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中 电子乐相关词条的一些意见

 emusicbook 2018-01-12

陈吟

 

无意间看到四川音乐学院余珉露的文章《新格罗夫音乐辞典中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4

http://www.doc88.com/p-7704940174270.html 

该文的目的是“有必要从《新格罗夫2》的角度去探寻国际上对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从而帮助我们明确电子音乐概念,规范术语”。目前中国音乐学术界对电子乐理论和电子乐历史的研究还很不够,很高兴有更多的人投入这方面的工作,以推动电子乐的发展和电子乐知识的普及。《新格罗夫2》就是《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新格罗夫2》中有关电子乐的内容由英国音乐家西蒙·爱默生Simon Emmerson1950-新西兰音乐家丹尼斯·斯莫利Denis Smalley1946-两人撰写。爱默生和斯莫利两人都对电子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余珉露把相关内容翻译成中文,似乎还综合了一些这方面的观点。

根据本人的了解,西方电子乐学术界对爱默生和斯莫利两人写的内容是存在争议的。刚好借助余珉露文章(以下简称“该文“)整理的内容对一些问题作出澄清。

《格罗夫音乐辞典》《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由一些有一定资历的学者们撰写各词条,肯定有其参考价值。不过应该注意各词条的水准参差不齐。这种出版物并没有经过较多学者们的严格评判审理,没有征求多方面的意见,有可能只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比如对“电子乐”词条内容就一直存在争议。1961年格罗夫典第五版补充材料“电音音乐或者电子乐”(electrophonic music or electronic music)英文词条由德国艾默尔特和斯托克豪森撰写,内容就极端片面,专指科隆电子乐流派。对其他人的工作只提到了瓦雷兹,“但他的研究结果还没有在欧洲被听到”。[1] 这严重影响了格罗夫音乐辞典的信誉。

爱默生和斯莫利采取了另一个极端,一直推动“电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称呼,企图取代人们都很熟悉的“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称呼。在《新格罗夫2》中两人把以前有的“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词条去掉了。搜索“Electronic Music”的结果是叫人去看“电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词条。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一些电子乐学者们的不满。在我的文章《关于电子乐概念》[2] 对此有所提及。比如英国达勒姆大学电子乐工作室主任、电子乐史学家彼得·曼宁(Peter Manning)在《电子和计算机音乐》一书中就指出,“电子”一词能更好地体现录音形式、现场表演、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共同特征。而词汇“电声学音乐”和“盲听”不如“电子”和“计算机”为人们所熟悉,同人们日常生活没关系,因此就只能局限于少数“精英”的圈子里。曼宁认为把人们不熟悉的词汇强加于人是适得其反,希望对这个问题进行建设性的辩论。[3]

Electroacoustic这个词在物理和电气工程中用得很多,不代表“电子-声音”或“电子声学”的,而是含义更为广泛的“电声学的”。原因是把许多声学问题转化为电磁问题的等价电路来处理,有些情况不涉及电子技术,比如早期电话耳机实现了电磁能对机械能的转换,属于电声学问题,但并没有用到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和物理领域对一些声学问题冠以“声学”和“电声学”,比如“声学传感器”和“电声学传感器”、“声学现象”和“电声学现象”、“声学原理”和“电声学原理” 、“声学乐器”和“电声学乐器”,前者是机械振动即声学概念,后者是用等价电路来模拟和处理声学问题的概念。Electric Energy是“电能”而不是“电子能量”。“电子能量”特指电子这种微观粒子所携带的能量,而在电声学和电子乐问题中通常只用到“电能”或“电磁能”。此外“电声音乐”以前在国内是指用电声学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演奏的音乐。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控制传输接收以及效果的科学,也必然要涉及到对声音的处理,控制也是处理的一部分。声学的基本理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乐器的振动现象研究中建立起来的,比如对琴弦的研究得到基音和泛音解,才有了后来的傅立叶定理。乐器共振腔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滤波 - 对某些频率进行放大,对另一些频率进行减弱。声学研究实验往往需要对声音进行处理。现在的声学也不光是抽象理论,而是同应用紧密结合,比如声学乐器构造和设计研究、音乐声学、语音和唱歌研究、噪音研究等,都涉及到对声音的处理。建筑声学对音乐厅的设计也要考虑对声音的处理 折射、反射、衍射、吸收、回声、混响等等。

Acousmatic Music是无法从视觉上辨别声源的音乐,通常以固定媒介(如磁带和音频数字文件)形式存在用扬声器播放,以区别于现场表演电子乐。赞同该文对“幻听音乐”翻译的不同看法。个人觉得用“唯声音乐”或“盲听音乐”都可以。“唯声”是只听到声音,没有视觉因素。“盲听”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英文Electronic Music由“电子的”和“音乐”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中文通常翻译成“电子音乐”或简称为“电子乐”。即使到现在西方学术界对一些学术电子乐作品是否是“音乐”还有争议,民间更多人不认为那些是“音乐”。于是有“组织过的声音”、“声音的组织”、“音效艺术”等说法。个人更喜欢用“电子乐”称呼,就是不想强调“音乐”,也许这并没有什么不同。

该文说“因为《新格罗夫2》的词条归纳是偏学术性的,而大众电子音乐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新格罗夫2》中所定义的学术电子乐”。我赞同《新格罗夫2》的词条应该是指学术电子乐,尽管有一些人吵着要用“电声学音乐”囊括所有电子乐,包括大众电子乐,就是要彻底替代“电子乐”称呼。在《新格罗夫2》中爱默生和斯莫利对“电声学音乐”的定义是“使用电子技术,现在以计算机为基础,存取、产生、探索和配置声音材料,以扬声器为播放的主要媒介的音乐”。[4] 如果仅仅是指学术电子乐,爱默生和斯莫利的定义就不完整了,因为只提到技术手段(电子技术、计算机、扬声器)的要求,没有对音乐本身的特征进行限制,何以排除大众电子乐?大众电子乐也采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扬声器这些技术。

该文说“为了不产生混淆,也为了学术规范,笔者认为应该给Electro-acoustic Music一个特定的名称”。想法很好,不过与其在“电子音乐”、“电声学音乐”和“电声音乐”中纠结,不如直接翻译成“学术电子乐”,这才是这个词组应有的含义。

该文引述说“20世纪50年代,一群在科隆的英国作曲家最先提出'电子音乐’(electronische Musik)的概念”。我看到的资料是德国物理学家、信息理论家沃纳·迈尔-伊普勒1949年出版了题为《电发声器:电子乐与合成语音》(Elektrische Klangerzeugungelektronische Musik und synthetische Sprache)的德文书,就用到了德文electronische Musik这个词组。德国作曲家、录音师罗伯特·拜尔和德国作曲家赫伯特·艾默尔特同迈尔-伊普勒合作,促成195110月在德国科隆的“西德广播电台电子乐工作室”(德文Studio für elektronische Musik des Westdeutschen Rundfunks)的创立,也用到这个词组。这个工作室一般被称作“科隆电子乐工作室”,他们的音乐流派中文翻译为“纯电子音乐”,就是为了区别于广义的电子乐概念。至于最早的“电子乐”(英文Electronic Music)称呼是1931年在美国最先出现的,比德国electronische Musik早了18年。我的文章《关于电子乐概念》“电子乐和电子乐器称呼的由来一节中对此已经提供了证据。

该文把“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磁带音乐、计算机音乐”理解为“某种特定媒介方法”。其中“电子音乐”应该是指德文electronische Musik所代表的科隆流派的“纯电子音乐”。学术界早就使用英文“电子乐” (Electronic Music)作为整个这一类音乐的总称,包括了科隆流派“纯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等学术电子乐以及大众电子乐。“纯电子音乐”只是广义“电子乐”概念下的一个流派。

该文引述说“'电声’逐渐成为主流术语,尽管'电子’一词仍在使用”。这正是西方电子乐学术界一些人的偷换概念。科隆“纯电子音乐”称呼用得是比较少了,却被那些人说成是“电子音乐”用得少了。爱默生和斯莫利等人力推“电声学音乐”称呼,也流传到多个国家,这是事实。但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抵制,哪怕仅仅是用于学术电子乐,比如前面提到的英国的彼得·曼宁,还有美国电子乐基金会创始人乔尔·查达毕、美国计算机音乐专家柯蒂斯·罗兹、美国电子乐史学家汤姆·霍尔姆斯等人为代表。

近年来还有一个趋势,比如在美国学术界许多人不再强调学术电子乐,讨论电子乐都把大众电子乐包括进来一同对待,统称“电子乐”。原因很简单,经过几十年的折腾各种声音实验都试得差不多了。学术电子乐的技术手段大众电子乐也都有,而且大众电子乐往往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因为著名的大众电子乐队财大气粗,学术研究的经费却相形见绌。现在蓬勃发展的机遇主要在大众电子乐领域包括大众实验电子乐。那种坚持呆在实验室里搞与广大听众不相干研究的“精英”会越来越少。

如果看整个电子乐,用谷歌分别搜寻完整的英文“electronic music”和“electroacoustic music”词组,得到的网页数比列为811。就是说“电子乐”称呼的使用是“电声学音乐”的81倍。

从亚马逊(Amazon)网站上查看自20151月以来出版和将要出版的书,书名中包含英文“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还没有包括电子舞曲electronic dance music)的有35本:

Popular Viennese Electronic Music, 1990-2015: A Cultural History

The Routledg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lectronic Music: Reaching out with Technology

The Music Producer’s Survival Guide: Chaos, Creativity, and Career in Independent and Electronic Music

Inner Soun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Electronic Music and Audio-Visual Media

Music Production: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 Mixing for the Next-level Sound

Live Wires: A History of Electronic Music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lectronic Music

Live-Electronic Music: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Study

Music History: History of Music: From Prehistoric Sounds to Classical Music, Jazz, Rock Music, Pop Music, and Electronic Music

Beat Bugs Busy Beats (Beatles Music) Electronic Music Maker and 8 book Library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 7 - Volume 2

Depeche Mode Adult Coloring Book: Legendary Synth Pop and New Wave of Electronic Music Depeche Mode Inspired Adult Coloring Book

Living Electronic Music

Disney Mickey & Friends Busy Beats Electronic Music Maker & 8-Book Library Read Sing and Drum

ElectriCity: The Dusseldorf School of Electronic Music

Dance Electronic Music: Historia, cultura, artistas y álbumes fundamentales

DJ and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king Music: 25 Motivational Creativity Tips for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Journey to a Plugged in State of Mind: Electronic Music: 100 Years of Experimentation and Exploitation

Music Theory: Simple Music Theory for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Electronic Music: 25 Mixing Tips for Modern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 7 - Volume 1

Rick With A (Bipolar) View: Mental illness beaten by coming of age friendships, love and electronic music!

Electronic and Experimental Music: Technology, Music, and Culture

EQing Electronic Music: Essential Tips For Producers

The Producer's Mindset: How To Think Like A Producer And Achieve Success (Making Electronic Music Book 1)

Evaluating Electronic Music Technology Resources for Music Therapy

Composing Electronic Music: A New Aesthetic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in Electronic Music: A Study of EMS - Elektronmusikstudion Stockholm, 1964-79

Music Habits - The Mental Game of 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Finish Songs Fast, Beat Procrastination and Find Your Creative Flow

Waves and Forms: Electronic Music Devices and Computer Encodings in China

Making Music: 74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Electronic Music Producers

Karlheinz Stockhausen and the genesis of electronic music

The Complete Guide to Connecting Audio, Video, and MIDI Equipment: Get the Most Out of Your Digital, Analog, and Electronic Music Setups

Daft Punk: Electronic Music Duo

 

其中主要涉及学术电子乐的有11本: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lectronic Music

The Routledg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lectronic Music: Reaching out with Technology

Live Wires: A History of Electronic Music

Live-Electronic Music: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Study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 7 - Volume 2

Living Electronic Music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 7 - Volume 1

Electronic and Experimental Music: Technology, Music, and Culture

Composing Electronic Music: A New Aesthetic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in Electronic Music: A Study of EMS - Elektronmusikstudion Stockholm, 1964-79

Karlheinz Stockhausen and the genesis of electronic music

 

而书名中包含英文“电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的只有5本:

Expanding the Horizon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Analysis

The Early Electroacoustic Music and Its Contexts

Analytical Methods of Electroacoustic Music

Sonic Art: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coustic Music Composition

Iannis Xenakis, la musique électroacoustique: The Electroacoustic Music

 

这足以看出大势所趋,谁是“主流”,谁是“支流”要让事实来证明。那些想消灭“电子乐”称呼的企图恐怕没有任何机会。有意思的是爱默生2018年将出版的书(The Routledg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lectronic Music: Reaching out with Technology)书名也采用了“Electronic Music”,也许是向出版社妥协的结果。

该文引述说“最早的电子乐器,例如特雷门琴(theremin)和马特诺琴(ondes martenot),虽然影响了后来的合成器和接口设计,但并没有形成新的音乐类型”。这才是西方电子乐学术界一些人企图否定二战前电子乐的贡献,为“电子乐是二战后才起源的”找的最重要的借口。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本人《电子乐起源》一书将介绍这方面的最新进展,用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证明“新的音乐类型”学术电子乐在二战结束(1945年)以前就起源了。此外该文中提到的“电子声源与现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滤波器”、“声音包裹形态”(物理和数学中称为“包络”)在二战前就有了。

该文说“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巴黎,更准确的运用了Electro-acoustic Music这个术语来代表具体音乐与电子处理方式相结合。然而,在这个阶段,'电声’只涉及到在磁带上进行创作”。如果“电声学音乐”的含义仅仅限于磁带作曲,说电声学音乐是二战后起源的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二战结束前磁带作曲的证据。问题是电声学音乐演化成要代表整个学术电子乐,由于二战前的唱片作曲、胶片作曲、磁线作曲等与磁带作曲一脉相承,都是同一个思路,就不能说学术电子乐是二战后才起源的。

如果缺乏研究条件采用一些国外的音乐信息平台比如《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或某个音乐网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短快方法立竿见影,至少可以作为学科建设的起点。了解到这类平台的局限性以后我们就应该更加慎重了。外国人的话绝非都是金科玉律,特别在电子乐领域各种争斗和历史恩怨错综复杂,不少流派都想控制话语权,严重缺乏严谨的学术风气。中国要建立自己的音乐话语体系需要下大功夫,扎扎实实地做研究。电子乐历史的研究必须以有据可查的文史资料为依据,不先入为主,不迷信“权威”,不被“主流观点”或某个流派所左右,一切让客观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任何一位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81

 

更新:

文中提到用谷歌分别搜寻完整的英文“electronic music”和“electroacoustic music”词组,得到的网页数比列为811。那是2016年写《关于电子乐概念》时的数据。今天(2018116日)再试了一下,得到的结果是:

electronic music”估计网页数为两千七百三十万

electroacoustic music”估计网页数为二十七万三千

“电子乐”网页数约为“电声学音乐” 网页的100倍。这说明两年来“电子乐”称呼的使用还在快速增加。

 
 

  



注释

[1] Eimert, H. and Stockhausen, K. “Electrophonic (or Electronic) Music.”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upplementary Volume to the Fifth Edition. Ed. Blom, E.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c. 1961. 120-121.

[2] 陈吟:《关于电子乐概念》,2016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16/04/35810402_583517229.shtml

[3] Manning, P.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85-486.

[4] Emmerson, S. and Smalley, D.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Macmillan.co. UK. 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