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就是养命,送你一份最全“肝脏养护说明书”】有多少个本该安眠的夜晚,舍不得睡觉的你,还在赶工作、打游戏、刷朋友圈?肝脏明明是个器官,却被大家用熬夜“熬”成了动词。拼命“肝”的背后,你想过肝的感受吗?《生命时报》采访肝病专家教你正确养护它,别让肝脏太受伤。![]() ![]() ![]() ![]() ![]() ![]() ![]() ![]() 闭目晒眼可养护肝脏 中医说,肝主目,也就是说肝脏和眼睛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人过于劳累时,或者心情抑郁时,都会伤及肝脏,而肝一旦被伤,就会让眼睛觉得干涩、困乏等,所以有的人工作劳累时会出现眼睛酸胀。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当人体的阳气充足时,身体各系统、器官、组织就运转得好;相反,如果阳气不 足,则处处不通,百病缠扰。正确地晒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身体的阳气。 经常让眼睛晒晒温和的阳光,则可以通过眼睛这个窗户,引入阳光,达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和养肝的作用。每天闭目晒眼15分钟即可养护肝脏。晒眼睛的时间最好选择阳光柔和的早晨和傍晚。 眼睛干涩 注意补血 眼睛与肝脏联系紧密。“肝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且“肝开窍于目”。双眼受到血的给养才能视物,而过度用眼,会使肝血亏虚,使双目得不到营养的供给,从而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夜盲等。 (摘自8月27日《当代健康报》) 用眼过度要补血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都市白领已到了无电脑不能成事的地步。文字编辑小葛告诉记者:"我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10个小时以上,常觉得眼睛发干。" 其实,眼睛干涩只是眼疲劳的一种,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兴广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你经常对着电脑或书本,过度用眼会消耗肝血。《黄帝内经》的"五劳所伤"中有一伤:"久视伤血"。这里的"血",指的就是肝血。实际上,眼睛与肝脏联系紧密。"肝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且"肝开窍于目"。双眼受到血的给养才能视物,而过度用眼,会使肝血亏虚,使双目得不到营养的供给,从而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夜盲等。另外,长期久坐用眼,除双目供血不足外,颈椎、腰椎也会产生劳损,总得不到缓解,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这种情况下,出现双眼疲劳、视力下降,甚至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的症状,也就不奇怪了。 "久视以及辐射,为'电脑一族'的眼睛健康埋下了隐患。这类人需要在注意用眼卫生的同时护肝养血。"李兴广说,可以考虑食疗和药疗相结合的方法。日常饮食中,建议适当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同时补充牛肉、鲫鱼、菠菜、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中药里,当归、白芍等可以补血,菊花、枸杞则有明目之功效,经常用眼的人可以将其泡水代茶饮。 当然,并不是说,一出现眼部不适,就得马上补血。屈光不正、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眼干涩、视物模糊、流泪等症状,因此不能轻易地自诊为血虚。李兴广特别指出,当出现难以缓解的不适感时,要及早去医院确诊。 春天一到 调胃养肝 从立春开始,春季就正式到来了。春季阳气生发,加上初春气候变化反复无常,干燥多风,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致生理机能失调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内科副主任医师韩雅芳提出,要为一年的健康打基础,首先要调胃养肝,这对于春季养生保健尤其重要。 饮食调养 省酸增甘调脾胃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在春天应适当多吃些甜味食品,甘能健脾,少吃酸味食品,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 饮食规则:中医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辛温祛寒,清淡利湿,这样使人体能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健脾益气,减少生病。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食物,以免助热生火,伤害脾胃。 要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以获得必要的维生素,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感冒、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多水少酒宜养肝 乐观开朗有利肝气顺调心情舒畅。中医提出,肝喜疏恶郁,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易致病。 适量的运动可促进肝脏气血通畅。散步、打球、跳舞等,可怡情养肝。
饮食规则:暴饮暴食或常饥饿都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春季饮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少量饮酒利于春季肝脏阳气升发,但忌过量。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生活提示
初春减装“下厚上薄”
韩雅芳主任特别提醒,“春捂秋冻”是中医养生的要诀。初春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早晚温差大。还由于人们冬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抵挡初春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 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春捂”得当,可强健体质,减少发病机会。 减衣原则是“下厚上薄”。《千金要方》主张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滋阴养阳)。因此不可过早地换穿裙装、短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