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2035”——四个剧本和都市战略建议》解读之二

 mrjiangkai 2018-01-12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前滩综研),聚焦数据驱动型的产业经济和公共管理研究,致力于打造扎根上海、服务全国、具备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研发平台。




前  言

本报告书,是森纪念财团都市战略研究所推进的“东京未来剧本”相关研究成果。报告书采用关键驱动力KDF(Key Driving Force)作为影响因子,对持续激变的发展环境进行预测。最终总结出了“放松管制和开放化”“竞争促进和选择集中”“转变模式”三大类KDF,形成了东京未来的4个剧本。最后根据未来剧本的相关分析提出都市发展的战略建议。本文为系列解读的第二部分。系列解读一讲的是未来东京的四个剧本;本章主要讲东京在经济、产业、人才、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现状。


二、现在的东京(2010年)


世界都市综合实力排名中,东京自2008年连续3年排第4位,能否朝前三名迈进?或是就此被新兴东亚都市超过,成为走向黄昏的世界最大都市?


(一)都市画像


走向黄昏的世界最大都市

东京在20世纪末的泡沫经济下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附加值最高的全球都市。泡沫破灭后也依靠高端科技和优质人才维持着世界最高GDP,持续进行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但由于老龄化带来的生产人口减少,使得大都市的维持管理问题变得紧迫。


(二)经济、产业:失速的东亚领跑者


经济增长:高峰期后的稳定增长

  • 东京作为首都,大量行政部门和企业坐落于此,商业、文化、教育等多样化机构云集,吸引并培育全日本的优秀人才,持续引领着日本经济增长。

  • 虽然在泡沫期(1900年左右)成为世界第一附加值的都市,但之后面临着与亚洲新兴大都市的激烈竞争。

  • 2010年GDP为14790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过去5年以1.6%的速度稳定增长。


东京GDP的增长趋势


  • 生产年龄人口比重为68%,但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供给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将对经济增长造成打击。


东京都分年龄段人口趋势及预测


产业结构:高端服务业引领

  • 东京第三产业比重达88.3%,代表日本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产业占有相当的国际地位。

  • 东京证券交易所作为世界三大金融市场之一,拥有极高的世界影响力。

  • 2010年人均GDP为43016美元,在世界上处于前列,但和欧洲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上升的空间。


企业:世界屈指可数的跨国企业群

  • 世界500强(2009年)中本地企业为51家,居世界第一,东京集聚了大批竞争力强的优秀企业。

  • 在日本制造业环节担任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近年效益急速下降。


人才:内向的年轻人才

  • 次贷危机后经济增长下降,导致年轻人岗位的收入降低,使得青年对未来悲观且内向。

  • 赴海外留学的人数自2004年达到顶峰,之后持续减少没有好转迹象。


正在减少的日本往海外留学人数


  • IT、生物技术、环境、机器人、医疗等前沿领域的攻读学生数量在减少,有后继不足的危险。

  • 东京都失业率为4.7%,在发达国家虽不算高,但年轻人就业率低下的社会问题在显现。


市场:从美国向中国转换

  • 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自2004年由美国转换到中国,且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

  • 中国因为稀土交易问题,未来可能会成为有一定风险的贸易方。


(三)空间、环境:急速现代化


都市结构:世界第一的巨大都市圈

  • 东京圈以江户时代为基础,高速成长到近代的都市结构。

  • 在景观、步行空间、绿地布局等方面,还是落后于成熟的欧美都市。

  • 东京圈总人口接近3500万,成为世界第一规模的都市圈。

  • 但中心3区的人口密度较低,约6千人/平方公里。

  • 郊区建有很多住宅集聚区,远距离通勤成为特有的life style。


基础设施:超高速网络

  • 需要高速、铁路、机场、电力、燃气、下水道、垃圾处理等高度整合的大都市运营管理能力。

  • 三环状道路整备率只有47%,市中心交通堵塞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 基础设施的保养费和更新费各会在2016年、2023年达到顶峰,如何确保财政来源是一大课题。

  • 东京的地下铁和铁路网络的发展世界领先,开发中积极引进了民间力量参与公共设施运营。


震灾对策:紧急对策

  • 东京湾北部大地震30年间预测准确率达到70%。

  • 住宅耐震率现为76%,根据预计的建筑烧毁数、伤亡人数来制定紧急对策。


环境共生:领先世界一步

  • 已经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 东京是世界第三个引入二氧化碳削减排放量和排放交易制度的都市。

  • 在2007年时宣布2020年将比200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

  • 再生能源利用率为3.1%,是欧洲水平的一半,如何建设低负荷高效率的都市是今后面临的课题。


国际网络:发挥经济吸引力

  • 东京站距成田机场需50分钟,运行频率1小时2次,脆弱的机场通道是提升国际都市影响力的障碍。

  • 国际航班直飞数77个,以经济实力呈现吸引海外人才和资本的状态。


(四)生活、社会:西欧化的潜在锁国之感


文化、价值观:和洋文化的巧妙融合

  • 日本是亚洲最早引进西方文化并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传统的和文化也得到了沉淀和传承,是和洋文化巧妙融合的国家。

  •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东京能否包容多样性的文化并持续焕发活力,是国际社会对东京评价的关键。


国际交流:雷声大雨点小的交流

  • 2009年开设国际会议150次,大幅落后新加坡的637次。

主要都市国际会议开设数比较


  • 虽然来东京的海外访问数过去十年倍增到534万,但因为价值观和语言障碍等原因,预计今后无法继续大规模增加。

  • 虽然东京圈有5.5万留学生,是日本总量的一半,但全国的留学生接受率为3.5%,是主要国家中最低水平。


主要国家留学人数比较


社区:国籍和不同年龄层潜在的代沟

  • 外国居住者为76.6万,但犯罪等社区矛盾有增加倾向。

  • 虽然平均寿命83岁是世界第一长寿,但随着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加重,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社会保障和收入待遇上的差距明显,加深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 女性就业率65%,老年人就业率19.5%,是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但不及北欧水平。

  • 东京综合出生率为1.02,国内最低水平,少子化问题严重。


安全、安心:连续发生21世纪型的社会问题

  • 东京100万人中杀人案件问14.8件,在发达国家是低水平,但经济低迷和外国人增加等原因,刑事案件数有增加趋势。

  • 空巢老人孤独死的问题开始显现。


社会系统:大政府和自治体的存在

  • 驻员不能带随同人员的入境管理体制,相比香港和新加坡更为严格。

  • 无法用英语办理行政手续,外籍居住者和商务人士的操作难度较高。

  • 只在一部分领域采用了行政服务电子化,服务提供不均衡。

  • 由于财政赤字,推进公共服务民营化是削减成本的紧要课题。

  • 虽然法人税降低了5%,但在世界还是很高的水平。

  • 中央向地方合理让渡行政权限的必要性得到广泛讨论。


(翻译整理:钟伟,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