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长(故事) 文/李晓波 这天,发根乡长到山顶村下乡,中午在村委会吃饭时,门外闯进来了个老汉,说要见乡长。老汉已酒精过量,说话都吐字不清了。老汉红着脸对乡长说:“乡……乡长,你现在当乡长,算……算个啥!早些年,你爹就送我两个乡长了。”村委会主任马上跟乡长解释:“这老汉叫杨核桃,喝多了酒就乱说,别当真。”乡长没吭声,可他想:无风不起浪,这老汉怎么不说别人,偏说我。于是,他留了心。 发根乡长回去后,跟父亲说了杨核桃的事。他父亲回忆着往事说:“咱家和杨核桃家还有点渊源呢!当年,我是公社干部,到山顶村指导包产到户,也就是第一轮土地承包工作。当年的山顶村土地不多,核桃树不少,分核桃树就成了一件大事。离村子近的核桃树少,可都是成年树,产量高;离村子远的核桃树数量倒多,可多是幼树,产量极低。村民们争着要离村近的,都不让步,村干部没办法,就请我出面做工作。经过调查,我发现杨核桃在村里很老实,话不多,又是外来户,没人帮,所以决定把离村最远的干龙箐那片核桃分给他家。那里的核桃树多,可都没长大,几乎没有收成。杨核桃见是公社干部的决定,也不敢当面反对,只好忍了下来,可他在背后却骂得很厉害,我只能装聋作哑,不予理会。可后来,我总觉得对不起杨核桃一家,就暗里帮他们做些事,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那几年,乡里常有外地来招工的名额,我就暗中帮忙,把杨核桃的两个儿子先后安排了出去。听说他们混得不错,都到了政府部门工作……” 发根乡长从山顶村的村委会主任那里打听到,杨核桃确实有两个儿子在区地政府工作。发根乡长想:我的管辖内有这样的人物,要好好利用,得先搞好关系啊! 乡里有个“村村通”修路项目,乡党委书记的意见是给里腊村,发根乡长却一定要给山顶村,两人相持不下。在乡党委会表决前,发根乡长事先私下做了工作,表决的结果当然是把项目给了山项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讨好杨核桃,想让他家的两个儿子为自己说句好话。 路很快就修好了,通车那天,发根乡长亲自到了山顶村为公路剪彩。在剪彩现场,他看到杨核桃就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把这个项目争取到山顶村的意思,还开玩笑说:“以后还请你家的‘两个乡长’多多帮忙啊!”杨核桃愣了片刻,忙说:“只要用的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山顶村的公路修通了,发根乡长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可没多久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修路并不算真正帮助了杨核桃家,毕竟那是全村的事,杨核桃不会感谢他,更不会让他家的“两个乡长”帮自己的忙,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帮助才行。 机会终于来了。上面又下来一个项目,是贫困家庭危房改造项目。按说,横轮竖轮也轮不到杨核桃家,但是有发根乡长在背后操心,杨核桃家自然成了“贫困户”帮扶对象。 扶贫工程完成的那天,发根乡长亲自到山顶村检查,对山顶村的扶贫工作作了高度的评价,当然他没忘亲自到杨核桃家“体查民情”。杨核桃一家人受宠若惊,杀鸡宰鹅来招待发根乡长。当晚,发根乡长由于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乘着酒性,他说:“有机会,我想见见你家的两个乡长,请他们在上面帮说说话。”杨核桃的酒也喝多了,站起来就说:“这有何难,我马上带你去。”发根乡长将信将疑地说:“就现在?”杨核桃打着酒嗝,说:“就现在!”杨核桃说着就往外走,发根乡长跟了去。 过了十多分钟,一行人来到了杨核桃家的核桃地里。发根乡长问:“乡长在哪里?”杨核桃指着面前的核桃林说:“喏,这不是吗?”发根乡长顿感莫明其妙。 在杨核桃的解释下,发根乡长才明白,杨核桃说的“两个乡长”就是他家的这片核桃林。杨核桃前几年就把家搬到了这片核桃林边,这几年漾濞核桃价格好,他这一片核桃每年的收入都在五万元以上,相当于两个乡长的年收入了,所以杨核桃酒一喝多,就说自家有两个乡长。这片核桃林是当年发根乡长的父亲分给他的,他便说发根乡长他爹当年送了他两个乡长。 发根乡长有点生气地说:“上次我说让你家‘两个乡长’帮忙,你怎么不说清楚呢?”杨核桃说:“我以为您想跟我借钱呢!” 以后几年里,山顶村再也没摊上啥项目。 (《故事报》总第771期2008(47)期)
|
|
来自: 漾濞彜乡文学园 > 《中短篇小说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