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子宫谁做主?

 北书房2014 2018-01-12

翻开厚厚的历史卷宗,千百年来直到今天。

在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的生命历程中,似乎所有人对女性子宫都有着理直气壮指手画脚的权力,除了女性自己。

避孕 | 谁的“权力与游戏”?

生命的最初,源于一颗精子与一枚卵子的相遇。精子与卵子何时见面,想不想见面,却暗藏纷争。

这场关乎生命的会面,究竟是谁的“权利与游戏”?男性和女性,在这场角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表示,有明显证据表明,投资避孕能挽救生命、促进两性和平和提升经济发展,每投资1美元用于现代避孕以及高质量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会带来约120美元的回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避孕套、避孕药、避孕环、输精管结扎等避孕方式多样,男性与女性似乎都有主动权。

避孕途径的多样化,为男女平权提供了可能。

口服避孕药的产生,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项上世纪50年代末的伟大发明,一定程度上让女性对生育拥有了自主权,并将一年内女性意外怀孕的比例从安全期避孕方式的25%降至8%。

然而,避孕套依然最受青睐,男用避孕套的使用占了所有避孕方式73%。

因某些文化和习俗上的偏见,我国男性输精管结扎方式节育相对少见。这项最早由中国首创的技术,已成为不少欧美国家已婚夫妇的主要避孕方式。

联合国人口署发布的全球避孕模式(2015)调查显示,加拿大22%的育龄妇女采用男性绝育方式避孕,英国、新西兰的男性绝育使用率在17%~21%,而2014年中国男性绝育手术仅占计划生育手术的0.7%。

纵然选择良多,不少人依然懵懵懂懂。

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发布的“现代青年安全避孕认知与行为调查”显示,36.3%的受访者采用体外射精方式避孕,33.4%的人采用安全期避孕方式,而10.7%的人在过去一年内是无保护性行为。

13.3%的女性在最近一年服用过紧急避孕药,其中8%的女性服用过3次以上,这无异于用身体冒险。

科学合理避孕的缺位,导致意外频发。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不少未成年少女位列其中。

既然避孕手段很多,就算另一半不主动避孕,女性也有自我保护方式,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失控”?

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避孕始终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

相关避孕产品广告无法登录荧屏,校园教材也鲜少出现科学合理有效避孕的相关知识;家长在育儿中也常“谈性色变”。

与“羞答答”的性教育相对的,是我国的青春影视、校园文学中,堕胎流产桥段屡见不鲜;大街上、广播中不乏“今天做手术,明天就上班”的广告,似乎人流真的像感冒一样,扎个针万事大吉。

加之网络时代信息爆棚,有关性的信息有多种传播途径,却缺少分级筛选。

无知才会无畏。

不少女性根本不清楚“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的区别;十几岁女孩子做人流手术并不鲜见,有的已是三四次。

甚至有人天真地认为:

“人流没什么大不了的”

“做人流证明我爱他”

“人流有助于减肥”

……

性禁忌下,除了人流手术高发,生殖系统感染、性病感染率增加等问题也不容小觑。

不久前,台湾年轻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在以自身经历投射写作、涉及中学生性侵情节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她写道: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少女遇险记……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

百年前,戊戌君子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曾撰文希望推广普及性教育、认识到性“毫无可羞丑”。

百年时光已逝,如今看来,仍是一抹路漫漫其修远的梦想。

受孕 | 谁是子宫命运“操盘手”?

“上帝赐予了你们生育的能力,生孩子就是你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

这句台词,出自2017年大火的反乌托邦美剧《使女的故事》。剧中构建了一个男性集权主义社会。

因为生育能力稀缺,一部分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成为“使女”,其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充当生育工具,否则将受到残酷的惩罚和侮辱。

从科幻影视回到脚下现实,子宫虽未成为“生育工具”,却始终被予以高度关注。

“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要一个好”、“多生是犯错”、丁克族……几十年来,随着社会风潮改变,子宫的工具理性被一些人不断演绎。

《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05,已进入低生育率国家行列。

“养儿防老”等观念动因已松动或转变。

高房价、教育医疗资源紧张、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各种社会压力使育儿实际成本增加。有孩子的女性在升职前景和工资水平上,低于没有孩子的女性。

这种由当母亲带来的职场代价,在学界被称为“母职惩罚”。

上述种种,使得不少职业女性宁愿顶着多方压力也不愿生或不敢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内陆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也就是说未来30年中国将有3000万左右“剩男”。

这与某些地区和家庭依然有着强烈的“男孩偏好”息息相关。

笔者身边一位女性朋友在孩子出生不久后,毅然与丈夫离婚。因为生的是女儿,婆家要求“再生个男孩传宗接代”,而她坚决不愿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剩男危机”的深远危害,不亚于20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纵然城镇化、工业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要彻底转变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女权主义呼声不断高涨的今天,子宫权力的发令者却始终如一。

依然鲜少有女性可以全然自主、不被干涉地决定是否以及何时生育。

也许这就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我们从女性子宫的权力归属,或可一窥这个世界究竟由谁“操盘”。

就像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畅销书《人类简史》中提出的未解难题:

“为何世界发展至今,父权制度依然牢固占据文化的统治地位?”

生产 | 一场“制度化母性”的征途开端?

陕西榆林年轻产妇的惊天一跃,不仅掀起了关于“无痛分娩”的技术与道德大讨论,也将一个被忽视许久的观念,从背后引向前台:

“原来生个孩子,真的会死人。”

在任何一个国家,孕产妇的死亡率都不可能为零,受孕、生产、哺育远没有想象中的圣洁美好。

且不说剖腹产伤口、妊娠纹、产道撕裂伤等“常规代价”。

生产时可能发生羊水栓塞、胎盘粘连大出血等急症引发死亡;精神焦虑、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更有可能如阴云般笼罩在孕产妇和整个家庭的上空。

经历疼痛体验、职场光辉不再、自身价值感下降、家庭结构成分发生偏移、社交时间和自我生活严重萎缩……产后抑郁症伺机而出。

据美国心理协会的调查显示,女性产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平时的3倍,美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在15%左右,即每7名母亲中就有1人经历过产后抑郁的困扰。

这样的付出与痛苦,在传统“隐忍文化”依然受推崇的今天,往往被视为“母性义务”“必然责任”。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相对导致女性婚内、职场地位随孩子的数量增加而降低,不少女性因孩子被婚姻套牢,即使婚内失和也无力挣脱。

社会对于“母亲”的定义,依然刻板狭隘:作为母亲,你要温柔、细腻、体贴、能干,不计回报地将所有的生命与精力投入对孩子和家庭的照料中,不能有偏离和怨言。

加之“丧偶式育儿”和“保姆式婚姻”有增无减,使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承担了更多责任、付出了更大代价。无怪乎有的网络节目犀利地指出:

“父亲是最没用的母婴产品。”

那么,育儿是不是女性的专利?

近百年前,美国历史学家阿琳诺尔·弗莱克斯纳曾指出,社会对女性的挑战和偏见,大多源于女性生育的生理属性,并由此延伸出的女人育儿持家的责任。

“延伸”一词,颇值得玩味:因为有生育的能力,就必须全权包揽抚育重担吗?

其实,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习俗早已遭到质疑,只是未得到足够重视。

早在1976年,诗人、女权主义者艾德丽安·塞西尔·里奇就曾提出“制度化的母性”概念,即以社会分工为借口,父权社会对母性赋予一种期待:

“制度化的母性,让女性依靠天性和直觉,而不是智慧来做母亲;要用无私,而不是自我实现的态度来做母亲……”

可以说,从生产到育儿,没有一个母亲的牺牲“理所应当”,也不应被忽视。

尾声 | 生育自主路漫漫

新西兰新晋女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在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男主持人拋出了“总理任期内休产假是否会影响工作”的问题。

杰辛达·阿德恩对此非常生气,怒怼道:

“什么时候生孩子,是女性自己的选择,不应成为能否获得工作的预设条件。”

由此看来,距离女性真正生育自主,在全世界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