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父母们知道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吗?

 解凝心理 2018-01-12

文丨白桦

来源丨父母课堂(ID:fumuketang)


每次接孩子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聚在一起打发等待的那段时间。当然话题就少不了孩子的学习,而我们总会听到一些爸妈这样说:"老师说了,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说这话的父母,一方面似乎在抱怨孩子不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在为孩子的聪明而有小小的骄傲。甚至有些自我安慰!


但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孩子不努力,再聪明也没用!与之抗衡的经典神句还有不少:


“他不是不会做,就是粗心、马虎。”

“都会,但是就是考不出来。”

......


它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聪明比勤奋高级,智商比努力重要,聪明是首要的优点,而不用心是次要的缺点。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轻视勤奋的力量。哪怕原本有这种能力,也会忽略这种能力的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安琪拉‧达克沃斯研究了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无一例外都在一个品质上比其他人更强——“恒毅力”,也就是是我们说的持之以恒!甚至比智商和情商都更能预测成功。


所以观察班里的学霸,不一定比我们孩子更聪明但这些学霸无一例外都更懂得坚持和面对困难。


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的孩子目前在班里成绩一般,但如果懂得坚持,也会在更长远的人生之路取得成功。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坚持,我们应该这样做!


1

与孩子一起制订目标


孩子心里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从而激发其坚毅,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制定一些孩子的近期目标,目标就是希望,有希望孩子有了奋斗的方向动力,就会努力了,努力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但目标不要太大,孩子通过努力就能达到,也不要太难,让孩子失去信心,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承受力、


任务太多太难,孩子就会望而生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父母就给予一点鼓励,孩子坚持就不难了。


2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有利于孩子毅力的锻炼和培养,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行的时候,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不能去责怪孩子,说孩子怎么怎么样,那样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和勇气了,更别说锻炼毅力了.及时得到他人的认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就会树立起自信心,不会轻言放弃。孩子在努力实现目标时,请对他每前进一小步都给予鼓励和肯定,父母的激励会让孩子更努力。



3

以身作则当榜样


家长如果做什么事情都不轻言放弃,那么这种精神就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偶像,偶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要多给孩子讲讲励志的故事,告诉孩子自己想成功需要什么,问问孩子心中的偶像是谁,告诉孩子偶像的成功也是靠毅力,你想成为别人的偶像就需要努力,有坚强的毅力,才会成功。


4


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和控制


孩子的毅力是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才能养成,单独靠家长的管教,往往会让孩子感觉很压抑,还需要教会孩子一些锻炼毅力的方法,就是学会自我暗示和控制,当自己遇到困难想逃避的时候,让孩子及时的提醒暗示自己,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坚强的面对,坚持就是胜利。



5


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


父母要适时地肯定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难度较小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把分配给孩子的任务的难度适当加大。如果孩子面露难色,父母就要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虽然这件事有点儿难,但是妈妈知道你肯定会做得很好,对吗?”当父母向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他们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在孩子遭到挫折之后,要多和孩子说“坚持住,别放弃”,请告诉孩子,坚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让孩子把坚持当做一种必须的过程,坚持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积少成多,坚持到最后,就能走在别人前面。坚持也许很辛苦,但终会有所收获。


本文转载自父母课堂(ID:fumuketang),专注于婴幼童成长和家庭教育,一个真正能陪伴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